杨守伟工作照。资料图
中新网潍坊10月17日电 题:(十九大代表风采)17年坚守儿童福利事业 杨守伟把爱全给了孩子们
17年前,杨守伟来到山东省潍坊市儿童福利院工作,初为人母的她第一次接触孤残孩子时就被深深震撼。“竟然还有这么多可怜的孩子没有妈妈……”母亲的天性让杨守伟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让这些可怜的孩子得到母亲般的关爱和温暖。
被遗弃送往福利院的孩子大多有先天残疾,病形各异,轻重不同。照顾好这些孩子,不仅需要决心和勇气,更需要母爱的慈怜和耐心。
杨守伟回忆说,患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女孩小安敏因为早产,刚到福利院时还不到3斤,器官发育不全,营养严重不良,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我主动承担了小安敏的护理工作,当时福利院还没有婴儿保温箱,我就24小时用热水袋给孩子保持体温,每隔两小时喂一次奶。真的比照顾自己的孩子还细心”。经过数十天的悉心照料,杨守伟硬是将小安敏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
福利院还有一些患传染性重病的孩子,部分工作人员因为怕被传染而辞职离开。“我也担心过,但想到无人照顾的孩子们,我就觉得自己必须要承担起‘妈妈’的责任和义务”杨守伟说。
2010年正月初五,正在休假的杨守伟接到同事带着哭声的电话:“杨姐,你快来吧,来了一个艾滋病患儿,我们很害怕。”“跑到单位后,我就看到了皮肤雪白的艾滋病患儿雪雪”,杨守伟说:“艾滋病,多么可怕的字眼。但作为福利院养护科科长,一名共产党员,我必须肩负起责任。”杨守伟在第一时间镇静地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了艾滋病病情,主动负起照料雪雪的责任。
杨守伟照顾福利院的孩子。资料图
由于当时孩子瘦得皮包骨头,无法注射点滴,杨守伟就一滴一滴地,一次2毫升、3毫升,不间断地喂盐水。为了打消其他护理员的顾虑,让大家一起照顾雪雪,杨守伟咨询了防疫站的专家,还给联合国少年儿童基金会的医学博士马郎发去了咨询邮件,了解到原来雪雪与真正的艾滋病患者是不一样的,只是出生时母亲是艾滋病患者,雪雪的抗体阳性是有可能转阴的,只要做好防护措施,护理人员是没有危险的。在大家的悉心照料下,雪雪很快就胖了起来,在8个多月大体检的时候,抗体转阴了。“听到这个好消息,大家都高兴地留下了眼泪”。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在杨守伟眼里,这些孩子都是自己的心肝宝贝。面对孩子们亲切的呼唤和幸福的微笑,杨守伟心里甜甜的、暖暖的。“我是这些孩子的妈妈,孩子们需要我,我们就是一家人。”
多年的护理经历让杨守伟深切感受到了护理知识的重要性。她意识到,要照顾好孩子仅靠一份爱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用知识武装自己,不断改进护理技能。高中毕业、毫无护理专业基础的杨守伟买来了学习资料,准备啃下一块块“硬骨头”。
没有时间,她就放弃节假日;没有老师,她就四处求教。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深夜回家的杨守伟将桌椅搬进了楼道,借着手电一字一句琢磨;为了掌握按摩时的技法和火候,杨守伟转遍了潍坊的盲人按摩店,甚至免费打了一个多月的“小工”。经过四年努力,杨守伟先后取得了助理社会工作师、孤残儿童护理员、高级育婴师、营养师、康复保健师、蒙特梭利中级教师等多项资格证书。
杨守伟总结出了早产儿护理的三个关键措施,花费了十几个日夜为脑瘫患儿设计了“脑瘫衣”,为唇腭裂患儿设计了专用奶瓶等,得到了业界的认可和赞扬。通过学习先进做法并结合自身经验反复摸索,杨守伟采取生活教育、生活康复、早期教育多种模式并重,使每个儿童在点滴的生活护理中也得到教育和康复锻炼。为提高护理的针对性,她还先后开创了个案护理、心理护理、交叉护理、口腔护理等多种护理方式。
杨守伟喂福利院的孩子吃果泥。资料图
这些年来,杨守伟的时间几乎全被福利院里的孩子占满了,而给予家人的时间却少之又少。“对女儿,一直心存愧疚”。杨守伟至今记得,2004年她和同事带着3岁的小黎明到医院做唇裂修补手术,术后剧烈的疼痛让小黎明不停地挣扎哭闹。为了避免刚刚缝好的嘴唇再次裂开,杨守伟几乎连续抱了小黎明三天三夜。“当时女儿在家发高烧,不吃饭不睡觉,哭着喊着要找妈妈”。家人只好给杨守伟打通了电话。“但怀里正抱着刚刚稳定下来的小黎明,我只好在安慰了几乎后‘狠心’地挂断了电话。因为这件事,女儿有好长时间都不愿和我亲近”。
从小到大,女儿一直在抱怨杨守伟,小时候抱怨她没有时间陪自己,长大后抱怨她不爱惜身体,没白没黑地扑在工作上。“嘴上虽然抱怨,但女儿却=非常懂事,年年都会拿压岁钱给院里的孩子买礼物,放假了就和同学来做义工”。
十几年来,有多少个孩子在杨守伟的怀抱里健康长大,已数不清了。她在儿童福利院默默工作,为了孤残儿童的幸福挥洒血汗、无怨无悔。很多人劝杨守伟辞职,因为这项工作太辛苦了,但杨守伟总是淡淡一笑,笑里是幸福,是无憾。现在的杨守伟已是荣誉满身,但她的干劲反而更足了,“这是我的本职工作,是我应该干的,因为我是孩子们的‘妈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