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0日,十九大新闻中心在北京举行“加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情况”记者会,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作情况介绍。中国网 董宁 摄
中国网10月20日讯 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20日在“加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情况”记者会上表示,打通公共文化建设最后一公里,是近年来公共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文化部正在采取“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四个有”措施着力解决。
项兆伦指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有三个关键词:基本、标准化、均等化,就是立足基本国情,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着眼点都是补短板、促平衡。为了能够让中西部地区和一些农村,享受到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部制定了“四个有”措施。
项兆伦解释,有标准就是制定《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对城乡基层群众可以免费享受的文化服务内容和数量做出具体规定。“目前各个地方还在做实施标准,文化部正在推动各地逐一落实标准,变成群众实实在在的文化生活。”
有网络是使服务可通达各地、通达基层。为此,文化部重点启动了“贫困地区民族自治县、边境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工程”“流动文化车工程”和“流动图书车工程”等项目,加快县级图书馆、文化馆的总分馆制建设,推动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乡村延伸,向贫困地区延伸。
有内容是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极大地丰富文化供给。文化部正积极运用多种手段,为基层社区提供日益丰富的公共文化资源。如开展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现在相当一部分县级图书馆可以免费分享到国家图书馆提供的数字资源,电子图书已经达到160多万册,期刊1000多种,报纸600多种,公开课1500多节。
有人才是指靠人才来建设公共文化。在着力建设专兼职结合的基层文化队伍同时,近几年,文化部先后选派8万多名优秀文化工作者到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帮助工作,还实施了“春雨工程”“大地情深”“阳光工程”等项目,组织大批文化志愿者到农村和边远地区开展志愿服务,每年都有数十万志愿者在基层开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