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莹
薛莹是航空工业西飞国航厂的一名铆工。25年来,从花季少女到公司骨干,薛莹如同一颗渺小但至关重要的铆钉一般,带领“薛莹班”先后交付5000余架份波音737系列优质垂尾,将中国制造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我的父母是中国第一代航空人,他们在平凡岗位上为实现航空报国的梦想奉献了一生。”作为航空城的儿女,薛莹梦想着长大后也能进入航空企业工作。
1992年,19岁的薛莹从航空工业西飞技校毕业,走进了航空工业西飞国航厂,从事国外国际合作波音737-300垂直尾翼前缘的装配工作。由于之前没接触过铆工工作,勤学苦练、精打细磨就成为薛莹尽快进入工作状态的不二法宝。
一颗小小的铆钉,关乎飞机是否安全,关乎许许多多乘客的生命,薛莹深知这份责任的重大,她不允许自己出丝毫差错,正如她自己所说:“细节决定成败。做了,就要做好。”
在波音737-700飞机垂尾试制的关键时刻,70多公斤的部件一天之内在5台工装间抬上抬下十余次。“班里同事几乎都是年轻的女性,每个人腿上、胳膊上都碰得青一块紫一块的。”薛莹回忆说。
2000年,年仅27岁的薛莹被公司委任为班长。“把自己的活儿干得漂亮与管理好一个团队,完全是两码事。”薛莹坦言,最初对自己信心满满,但真正开展工作时才发现,困难接踵而至,并一度压得她喘不上气来。
不过,薛莹明白,自责、抱怨、委屈都不能解决问题,唯有对组员以真心相待才能换来他们的交心、安心。“我给自己规定了很多的‘必须’,每天必须最晚离开工作现场、必须耐心倾听、必须以最大能力解决班组问题……”
为了让组员感受到温暖和关怀,薛莹更是对自己严格要求,坚持家有困难必访、红白喜事必访、工友生病必访的“三必访”原则。
渐渐地,班组成员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不断创新操作方法、工艺流程,实行精益制造等百余项,实现了波音垂尾月产量由最初的7架份提升到30架份的巨大突破。
薛莹(左)与同事研究问题
有一次,薛莹负责的前缘镜面蒙皮铆接出来的外表没有达到波音方面的要求,产品铆接完的铆钉无一例外地露圈。面对波音代表提出的各项苛刻的高标准严要求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她紧急前往上海飞机制造公司取经,后经改进装配工具,产品在工作效率和外观质量上有了极大的提高。
2002年10月15日,一封大洋彼岸波音公司的来信,使“薛莹班”沉浸在激动和喜悦当中。来信说:“您和您的团队成员超越了期望,在工装返修影响4周的情况下,比主进度计划超前完成了任务,证明了这个团队的承诺和对波音项目的贡献。”这封信同时授予这个团队全体成员“用户满意员工”荣誉。这是波音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首次颁发这样的荣誉。
2005年,薛莹的班被命名为“薛莹班”,这是航空工业西飞首次用个人名字命名的班组,对薛莹来说,这是她的荣幸,也让她的肩上多了一份责任。在“薛莹班”,每个班组成员都付出努力,共同打造和谐文明的班组。班组成员行为准则有“四不”:不做损害班组荣誉的事情,不说不和谐的话,不想不利于工作的事情,不做对产品质量不好的事情。
12年来,“薛莹班”先后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五一巾帼集体、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薛莹个人则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等荣誉称号(与前面班组的荣誉重复),并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主席团成员。2017年,薛莹有了一个新身份——党的十九大代表。
“一架飞机有上百万个铆钉,一个铆钉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飞机的质量和安全。作为一个航空人,我愿意做这样的铆钉,铆在合适的位置上,恪尽职守、踏实进取,实现自身最大的价值,圆梦航空。”薛莹说。(材料来源:航空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