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请代我们报告习总书记,我们非常感谢习总书记的关心,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现在我们生活都安定下来了,也过上好日子了,请习总书记不要牵挂。”对记者说这番话的是四川芦山县龙门乡青龙场村村民李连强。
2013年5月21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芦山地震灾区,深入城镇、农村及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板房学校、临时建筑工地,实地指导抗震救灾工作,把党中央的关怀带给灾区干部群众。
李连强所在的龙门乡是芦山强烈地震的震中,损失最为严重。近日,记者在当地看见,一幢幢川西民居,白墙红瓦,错落有致,组成布局精巧的一座座新村,与绿色的葡萄园、猕猴桃园和金色的玉米地共同组成一幅幅多彩的美丽乡村画卷。
龙门乡党委书记陈刚告诉记者,习总书记亲临龙门乡,对灾后重建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为龙门指明了方向。近几年来,抓住灾后重建机遇,修通了旅游环线公路等基础设施,打造了“新龙门客栈”旅游联合体,农民拿出多余的房间加入联合体,并参与住宿接待、餐饮服务等工作,足不出户就能有较好的收入。震前当地农民收入为6500元,去年已达到1.2万元。
李连强告诉记者:“现在,我和爱人在家经营农家乐,女儿在乡里中学上初中,儿子学摄影,正在成都实习。”
一片片亮丽的民居、一座座整洁的厂房拔地而起。与此同时,自立自强的精神、迎难而上的品质、感恩奋进的思想,正在当地群众中扎根、生长。(经济日报记者钟华林)
小康路上加速跑
今年54岁的申学风是河南省兰考县东坝头乡张庄村党支部书记,6点钟他要带领村委会一班人打扫街道,从2015年9月份担任张庄村村支书以来,每天清晨,申学风都率先打破村子的宁静。
2014年3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张庄村调研时指出:“要进一步把农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多渠道地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村民一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张庄村,随处可见干净的街道,整洁的农家小院,结满山楂的果树从院墙里探出头来……申学风用“脱胎换骨”形容现在的张庄村:不少房屋改造成了豫东特色的农家院,围绕旅游产业务工的有70多人;1000多亩土地流转给了一家食品公司,80多人在厂里务工;通过扶贫贷款,村里发展了61户养殖户,建档立卡的207户贫困户全都脱贫了。
脱贫之后,通往小康的路上该咋走好?申学风说,为了降低养殖户风险和前期投资,村里和兰考乐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决定在张庄村设立种羊繁殖基地项目。农户从公司手中得到受孕的母羊和饲料,农户的责任就是照顾好母羊和小羊。
“咱们张庄,现在没有一个闲人。”申学风说着,手机开始响个不停,几位村民要来找他协商土地流转的事情。
申学风认为,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资产之一。铭记总书记的嘱托,张庄村创新思路,引导企业吸纳村民的土地入股,规模化发展果蔬等产业,让村民既有土地租金,又能分享保底分红。
如今的张庄村,有外来企业,有村集体公司,有产业协会,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生长着农民增收致富的种子。(经济日报记者 夏先清 通讯员花迟迟)
“致富玫瑰”美丽绽放
约4800口人的海南三亚市吉阳区大茅村吸引了麦当劳的目光,准备进驻此地,大茅村为何有如此魅力?
2013年4月9日,习总书记视察海南亚龙湾兰德玫瑰风情产业园。4年多过去了,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兰德玫瑰风情产业园已改名为“亚龙湾国际玫瑰谷”。亚龙湾国际玫瑰谷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莹告诉记者,按照总书记的嘱托,公司将产业园改为玫瑰谷,增加玫瑰品种,形成国际特色,取名为“亚龙湾国际玫瑰谷”。
从那时起,亚龙湾国际玫瑰谷从单纯的农业种植产业园转变为农旅结合的著名旅游景点,从单一生产切花转变为旅游、玫瑰深加工等综合产业,产值增至2.6亿元。
企业壮大了,杨莹并没有忘记总书记的嘱托,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玫瑰种植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我们采用全年固定价格向合作社收购,以确保合作社农民的基本利益。玫瑰种植亩产约4万支鲜切花,每支0.8元,亩产价值3.2万元,扣除成本投入,每亩每年收益2万元以上。”杨莹告诉记者。
大茅村村民罗亚灿今年住进了“玫瑰楼”。“以前种一些水稻、反季节瓜菜,收入刚够生活,种植玫瑰后年收入达到20多万元,日子越来越好了。”罗亚灿说,在玫瑰谷技术员的指导下,他从2014年开始种植玫瑰茶,产值翻了一番。
玫瑰产业小镇成型后,当地村民的年收入将达到15万元以上,不仅实现脱贫,更是能够过上富足的好日子。(经济日报记者 何 伟)
发展产业有奔头
5年前的黄吉庆一家还是村里的低保户。“父母守着几亩地,一年到头没多少收入,我四处打工供弟弟上大学,日子过得挺紧张。”28岁的黄吉庆家在甘肃省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这里曾经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全村447户人家中超过一半是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465.8元。
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元古堆村视察,总书记的嘱托让黄吉庆和乡亲们鼓起了脱贫的信心。
“弟弟大学毕业后,在安徽自己创业开了电商公司,我琢磨着通过网店和真空包装,把我的散养鸡卖到全国各地去。”几年来,黄吉庆利用流转来的林地搞生态养殖,不仅还清了19万元的贷款和外债,去年的纯收入有10多万元。
“日子越过越红火”,在元古堆这个昔日贫困的小山村已成为现实。
发展种植、养殖是很多贫困村的脱贫之道,元古堆村确定了建设“特色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马铃薯原种扩繁和绿色无公害当归(百合)基地、自然生态村休闲旅游基地”的发展定位,经过几年努力,实现了全村富民产业多元化发展。
“以前路不行,种了药材拉不出去,行情好但是干着急。现在客商的车都开到地头来收购了。”发展产业有奔头,35岁的元古堆村民郭连德不仅在村里的几个合作社入了股,并还了5万元的扶贫贷款,种上了当归、黄芪和百合。“今年分红能有1800元,再过两三年,一年收入几万元没问题。”
目前,元古堆村经过动态调整后的未脱贫户53户136人,贫困面为7.1%。(经济日报记者 李琛奇 陈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