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鱼水代表
人民法官要甘于奉献不计功利
“听了总书记作的报告,感觉到我们距离那种美好很近,指明了我们应该有什么理想,这个时刻重新燃起一种为实现理想而有的激情。”宋鱼水代表是一位法律工作者,她自然最关注报告中有关依法治国以及司法体制改革的内容。
她说,为什么在十九大报告当中依旧重视司法体制改革?我的体会有两点:第一,中国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大家知道,社会发展越快,需要解决的矛盾越多,案件越铺天盖地涌向法院,如何解决案件的质量和效率问题,就成为司法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第二,司法人才需要大规模建设,法官的办案团队需要正规化、专业化和职业化,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要加大司法队伍素质的提升。
“十八大以来,司法被关注度空前高,一批典型案件的司法文书被社会广为传播。”她说,尽管评论有一些争论,但是法律在这样的百家争鸣中更加清晰。
宋鱼水介绍,立案登记制实施以后,法院立案率提升,法官办案数量提升,压力增大,如何稳定队伍党建引领就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一手抓审判一手抓队伍建设,每个支部都比较活跃。”宋鱼水说,法院是案多人少的地方,一个法官一年最多要办400多件案件,肯定会有疲劳期,情绪调整期,党建就要给他们精神力量,时刻强调人民法官要甘于奉献,为人民不计功利。“这在我们法院是一种很重要的精神文化。”宋鱼水说。
李萌代表
最关心“增加低收入者收入”
出席十九大的北京代表团里,有一位80后女环卫工,她就是李萌,东城区环卫中心十所“三八女子抽粪班”副班长。在讨论十九大报告时,李萌说最关心报告中提到的合理分配工资,增加低收入者收入的内容。
李萌还记得小时候课本上有一篇文章,讲的就是劳模时传祥。这位老前辈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环卫工作者,也为环卫工人赢得了尊重。不论是体力还是脑力劳动,都是值得尊重的。“宁可一人脏,换得万家净”的精神到什么时候都需要。
但是有一段时间,社会上对基层的环卫工人产生了一种偏见,一种不理解。说到这的时候,李萌眼眶湿润了。“我有一次工作完经过一个小学校,和一对母子擦身而过,那位妈妈说孩子,要是不好好学习,以后就跟我们一样干环卫。”李萌的心有些刺痛,但她清楚,这是社会的偏见。没有环卫工,这个城市很快就会变成垃圾场了,环卫工不重要吗?
让人欣慰的是,这种偏见在慢慢减少。在工作中,有很多瞬间令李萌感动。比如在胡同里作业时,居民们积极帮助清理障碍物。还有热心的老人,为她的同事拂去额头的汗水。这次当选十九大代表,有机会亲耳聆听习总书记的报告,更让李萌自豪感倍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定会受到人民的尊重。
让李萌兴奋的是,在总书记的报告中,已经提到,要合理分配工资,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这是对包括环卫工在内的所有基层劳动者的尊重。李萌说,中国梦是很多小梦组成的大梦,这里也有环卫工人的一份。“净化家园,赢得尊重,我们也想用自己的小梦托起祖国的大梦。”
现场
基层代表发言不限时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在北京市代表团引起强烈反响,代表们满怀激情,争相发言,都有无数的话要说,以至于忘记了时间。五场讨论没有一次不超时。
在北京团中,有26名代表来自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占41.3%。刘美莲代表讲述了和家人通话的故事,电话那头的老父亲从报告中的富农政策看到了明天的幸福生活;郭延红代表告诉大家,自己87岁的老父亲是一名老党员老海军,观看大会开幕式后激动地说,我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超级粉丝;杨新媛代表的发言充满了建设“书香京城、香满京城”的急切心情;韩青代表表达了增强服务党员群众本领,让党旗高高飘扬的决心和信心。基层代表一个接着一个,发出了肺腑之言。大家相互交流启发,越讨论越深入,越讨论越热烈。
连日来的讨论,每一次都会超时。代表们饱含激情,争相发言,忘记了时间。每位基层代表发言后,全团都会报以热烈掌声。主持人说,我们开展任何工作,都要靠基层去落实。这掌声就是在向基层同志致敬。基层代表发言不限时间,可以充分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