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十九大】(十九大观察)缓解全球“三大赤字” 中国贡献健康力量
中新社北京10月22日电题:缓解全球“三大赤字” 中国贡献健康力量
中新社记者 沈嘉
地球村很美好,但问题也不少。
从现实维度看,全球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传统与非传统威胁此起彼伏。
对于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探索,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以理论创新的方式提出。
报告对新时代的中国外交作出了顶层设计,特别是在总体目标中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努力方向。
在专门阐释中国对外政策的章节中,报告开宗明义地提出,中国共产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并“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认为,这一崭新表述,反映出中国在进入“强起来”阶段后,开始从全球视角来思考问题。
“具体表现就是在全球议题上,中国要积极发声,中国要有意识地给人类解决问题、作贡献。”金灿荣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十九大报告对外释放了一个重要信息——中国在努力为全球贡献“健康力量”,以更积极的姿态、更充分的动机去解决全球性问题。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今年5月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时曾指出: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中国方案”,对于解决上述“痛点”不乏助益。
——缓解和平赤字,向世界贡献“稳定锚”
十九大报告重申了“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强调,“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金灿荣说,报告有意识地对“中国威胁论”予以回应,再次宣示了中国维护和平的坚定决心。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前院长崔立如认为,当前国际秩序正在向多极化转变当中,由此产生了动荡和不确定性。中国正努力在这一环境中,起到维护秩序、维护稳定的作用。
崔立如向中新社记者表示,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是希望大家看到大趋势、看到共同需要,然后能够在新的目标上形成共识,在共识的基础上克服分歧。
——缓解发展赤字,向世界贡献“发动机”
十九大报告还重申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并提出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根据官方和智库预计,未来几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进口国,成为国际上最大的市场,并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全球第一大投资国。
金灿荣表示,中国将给世界带来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资金,对于纾解全球过剩产能,将起到积极作用。
——缓解治理赤字,向世界贡献“助推器”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等行动指南。
上月举行的第7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中国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纳入其中。这是继“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等写入联合国决议后,中国倡议再次升级为国际共识。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表示,这些都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的理念,显示了中国方案的国际实践价值。他认为,中国未来还将向世界提供更多的“增量贡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