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的于都,处处生机盎然,红色、绿色交相辉映。
长征源红军小学、长征宾馆、长征大桥……遍布这座小城的红色元素,是于都人民为了铭记那段历史,也是为了怀念那支从这里出发的红军队伍。
那是怎样的一段红色记忆啊!
红军后代钟敏,是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历史博物馆纪念园管理办主任。每天,她为前来参观的人讲解那段历史。20余年,日复一日,一遍又一遍,记不清总共多少场次,不仅没有厌倦,而且每次都有新的体会和感悟。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内,由80双草鞋组成的中国地图。摄影丨全媒体记者胡宇浓
“你们看,这是由80双草鞋组成的中国地图!”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钟敏指着一面草鞋墙为记者介绍。当年,红军就是脚踏草鞋,跋山涉水、历经艰辛,将足迹镌刻在了二万五千里的漫漫征途。馆里的每一件文物,每一个展品,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纪念馆门口,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巍然屹立。边上,就是于都河和长征渡口。如今,它们都是红色教育的“打卡”点 ,每天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90年过去了,于都河水静静地流淌,河畔的浮桥无声地诉说着那段历史。
“当时的于都河,河面宽600多米,水深1至3米,流速达到每秒1.2米,非常湍急。”钟敏介绍。
1934年10月,江西于都,中央机关、中央军委和中央红军主力8.6万余人集结于此,整装待发。他们心中燃烧着信仰,即将踏上新的漫漫征途。这场被称为“无与伦比的史诗般的远征”,正是从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之一的东门渡口在内的8个渡口渡河,迈出长征的第一步。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之一的东门渡口。摄影丨全媒体记者胡宇浓
“那时候于都河上没有桥,大部队要过河就只有架设浮桥。”钟敏说。
由于白天有国民党飞机侦察轰炸,架桥过河只能在晚上进行。每到傍晚5点左右,工兵营和苏区老百姓就赶来帮忙架桥。浮桥架通以后,大部队过河,在第二天凌晨5点之前,要把浮桥从河面上拆下来,把小船就地隐藏在沿岸两边的大树底下,再用树枝抹平沙滩上的足迹。当年中央红军花了4到5个夜晚的时间才渡过于都河。
最后一碗米,拿去充军粮;最后一块板,拿去架浮桥。为了帮助红军架设浮桥渡过于都河,当地老百姓把家中所有可用的材料都捐献了出来,只要是架桥用得上,都可以拿去。
开国少将王耀南曾在作品《坎坷的路》中记录,“根据地的老表非常热情,只要说红军要用,不管他的材料是干什么用的,马上抽出来给我们送来。有个姓赵的老表听说红军要木料,就要拆棚。当时南瓜还未完全熟,材料征集组的同志劝阻老表说:‘瓜还没有熟瓜棚不能拆。’老表一听,‘啪’一下就把瓜藤扯断了,并主动把搭瓜棚用的木料扛到了河边,还特地为我们煮了一担南瓜汤”。
“有一次,我正在指挥架桥,突然看到河滩上何立斌、刘调元几个同志和一个老大爷争吵,互相争抱几块木板。我当时心想:征集材料怎么能和老表吵架呢?连忙跑了过去,安慰老大爷说:‘老大爷,板子我们可以不要你的。’我的话还没说完,老大爷更急了,说:‘这位同志啊,你怎么硬是不通情理。红军战士前方打仗,连命都拿出来了,我献出一块棺材板算什么!’”
得知此事后,周恩来感慨地说:“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
红军当年架设浮桥渡过于都河的场景。摄影丨全媒体记者胡宇浓
正是有于都人民的支持, 有广大红军的坚持,革命的道路才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苏区时期,34万余人的于都城,有6.8万余人参加红军。他们告别家乡告别亲人,许多人这一走就是永别。“到新中国成立,活下来的于都籍长征干部仅存277位。”钟敏每每说起这些数字,总能让听者震撼。
“作为一名红军后代,我有责任、有义务把先辈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大家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讲述,让故事得以延续,让精神得以长存。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需要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