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青翠、细雨绵绵,记者一行走进于都县段屋乡围上村铜锣湾小组,追寻红一军团长征出发前的英雄步履。红一军团军团部旧址、“革命井”、长征驿站……这里保留下不少红军驻足的印迹。
铜锣湾,因地形像面铜锣而得名。“我们这从里往外看能看得好远,外面的人往里看什么也看不见。”段屋乡围上村党支部书记康文志介绍起该地在革命年代的天然优势。
“1934年10月11日,红一军团来到段屋乡集结休整,军团部就驻扎在铜锣湾。”
红一军团军团部旧址。摄影丨全媒体记者熊祖颐
休整期间,红一军团接收了江西补充第二团和于都补充第八团的兵力补充共2600余人,并在刘氏宗祠召开了排长以上干部会议,进行了长征前的思想动员和军政训练,完成了武器弹药和粮食物资的补充。
铜锣湾被称为红军长征“零起点”,这一称呼从何得名?
在中国共产党编著的最早关于红军长征的专著《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中,有一篇《红军第一军团长征中经过的地点及里程一览表》,其首页第一行,清楚标明了出发时间为10月16日,出发地点为铜锣湾。
10月16日傍晚,根据中革军委的统一部署,红一军团从铜锣湾抵达山峰坝宿营,次日傍晚渡过于都河。红一军团作为整个野战军的左前锋,率先踏上长征之路。由此,铜锣湾被称为红军长征“零起点”。
“得知红军要走,村里的老百姓都行动了起来。”站在红一军团军团部旧址门口,康文志告诉记者。
红军在铜锣湾休整了6天,当地百姓就为红军提供了6天的口粮。红军要走时,村里300余人,一人分了70斤的任务,各家各户加班加点地碾米,让红军战士多带点粮食走。“当时,大家把家里的红薯、芋头都拿了出来。”康文志说。
“在铜锣湾休整了6天,一切准备就绪,大家的米袋子装得满满的,精神抖擞地准备迎接新的战斗任务了。”中共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童小鹏在回忆录《告别老家》中提到。
红一军团排长及以上干部会议旧址。摄影丨全媒体记者熊祖颐
英雄远去,革命精神永放光芒。战士们住过的地方,被铜锣湾人民保留了下来作为红色教育点,激励着一代代人奋勇前行。
在旧址的不远处,有口“革命井”,穿过90年的时空岁月,依旧清泉汩汩。
“这口井是红军战士为我们留下的!”康文志言语里充满自豪。
驻扎期间,红一军团了解到该地只有一口水井和一处山泉水源,村民用水常遇困难,便和村里商量,找合适的地方挖一口水井。说干就干,战士和村民们合力,经过勘察,在短短几天内便在两个宗祠之间挖出一口水井。为纪念这段军民鱼水情和表达对革命事业的支持,大家将这口井命名为“革命井”。
铜锣湾的“革命井”。摄影丨全媒体记者胡宇浓
“这么多年过去,这口井从未干涸过。”
“革命井”以前是村民洗衣洗菜、喂牛灌溉的主要水源。如今,铜锣湾家家户户都通了自来水,对村子有特殊意义的“革命井”几经修葺成为了“打卡点”,红军在井上所写的“革命井”三个字,见证着该地军民鱼水情深。
红一军团在铜锣湾的6天定格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留下的革命精神被世人铭记。现在的铜锣湾,充分结合红色历史,用好用活本地红色资源,让红色文化看得见、记得住、传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