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做纸塑、练书法、弹古筝......每周星期一下午,九龙坡区森林小学的孩子们,活跃在校园里每一个角落,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自己选择的实践课程中,愉快地学习着、玩耍着。
近两年来,森林小学将每周星期一下午的两节常规课程,改为了手工课、古筝课、舞蹈课、朗诵课、书法课、思维训练课、主题阅读课、英语口语课、信息技术课等14类课程辅助课。
培养兴趣:让孩子都自己的爱好特长
提起废旧的报纸、用过的毛边纸、废旧的纸板……这些在大家眼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失去原有价值的废旧物品,也许会想到它们应该呆在废旧物品回收站吧?可这些物品却在森林小学的孩子们手中变废为宝,“变”成了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纸塑作品。
在森林小学的手工作坊里,孩子们用废旧的报纸、用过的毛边纸、废旧的纸板为原料,先将报纸浸泡,然后揉碎,再用乳白胶混合,用手揉搓成条状、块状,等稍干后,就摆成字和各种图案,最后涂上颜色吹干,在孩子们的一双双巧手下,一幅幅生动漂亮的纸塑作品就完成了。
“纸塑”是学校很有特色的一门艺术实践课程,它让爱好手工的孩子可以在学习之余,创作出自己喜爱的纸塑作品,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动脑、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孩子的环保意识。如手工课程一样,爱好田径的同学们,可以在田径场上快乐的奔跑、跳跃;爱好舞蹈的同学们,可以走进练习舞场跟着音乐翩翩起舞;还有英语组、书法组、朗诵组、科技组等等兴趣爱好组别的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场所,体验着活动课的快乐。
延展课堂:让所学习知识运用生活中
“4月5日,我们家在超市购买了一瓶酱油7.8元,两斤蛇果39.2元.....”在重庆外国语学校森林小学五年级二班的思维训练课上,一位学生站在讲台上,手里拿着一个本子,详细介绍着自己“当家”时的账本。
上周星期一的思维训练课上,李海淑老师布置给同学们的一道家庭作业“今天我当家”,让学生在家当一回家,管理家庭财务,详细了解自己家庭的收支情况,并通过数据归纳统计整理,并向老师、同学汇报当家的情况。
“思维训练课和平时数学课不一样,这样的课堂很好玩、很活跃。”学生告诉笔者,他平时就很喜欢数学,所以选择了思维训练课。在这个课堂上最大的感受就是,老师总是带着学生们“玩”,比如课堂上用扑克牌算24点,开展贴近生活的社会调查等等。
“这样的课程设置,是希望通过更多的课外实践,让孩子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中。”兰主任介绍说,思维训练课侧重实践,英语兴趣课侧重对话交流,这都是普通课程的延伸,让孩子兴趣得到更好的激发,让他们在实践中,巩固知识,也学到更多知识。
尊重选择:老师学生共同进步
每周一下午,重庆外国语学校森林小学就像在举行一个盛大的Party,全校的孩子们走出原来的教室,和一群志趣相投的同学们组成新的“学习团队”,他们与新的“学习伙伴”一起学习、实践、玩耍。孩子们的脸上充满了笑容,校园里充满着笑声。
不仅孩子们活跃起来,全校的老师都参与其中。“擅长演讲的语文老师就给孩子们讲朗诵技巧,精于手工的美术老师就给孩子们上手工课......”兰主任说,除了学校的老师外,学校还充分利用社会师资力量,专门聘请了校外的知名的歌唱老师、古筝老师为孩子们授课。
六年级二班的汪靖峰同学说,有了综合实践课,丰富了同学的课程,大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他参加的田径组,训练更加专业,他练起来也更带劲儿,每次上课都觉得很愉快。
“上实践课程,孩子也来当家,让他也知道了柴米油盐贵。”毛陈一的妈妈陈小莉说,不仅仅让孩子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了生活中,也让孩子长大了。以前孩子对钱基本就没有概念,自从他当了家,到超市买了东西,自己付了钱,孩子是深有感触,现在也懂得节约。
搭建平台:让每一个孩子幸福的成长
综合实践课的推行,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张扬。更是学校“拥抱森林每片绿”主题文化的又一呈现”。一直以来,森林小学就坚持面向每一个学生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比如运动会上的“全班乘200米”的竞赛项目,就把每一个学生拉进了运动场,让孩子们不再只是体育场上的旁观者,而是一个参与竞赛的运动员,这在提高了孩子兴致的同时,也在孩子积极准备的过程中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
综合实践课对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课程组成部分,学校合理利用资源,搭建综合实践的活动平台,让孩子们去实践、去动手,去探索,在实践中学到新的知识、本领,也在学习中收获快乐和幸福。
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接下来将怎么做?一是加强课程管理,突出实践性,让课程内容的设置更加合理;二是坚持集中时间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努力形成活动课的课程体系,丰富校本课程内容;三是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为教师搭建学习平台,让老师学会主动学习、自觉学习,提高教师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校还会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实际,进一步拓展综合实践课程,让课程内容更加丰富,更有实效,让孩子们在这丰富的综合实践大课堂中得到更多的收获。
责任编辑: 佟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