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骏:创设适合每个孩子的教育
“我一直有个教育的理想,就是把呼家楼小学办成一个师生向往、追求、迷恋的精神家园,一个装满童真、情绪、个性的美丽花园。在这里生命自由而灵动,开放而饱满……”这是呼家楼小学校长马骏对于教育的最大期待,亦是她为之不断创新的动力源泉。
马骏,朝阳区呼家楼学区书记、呼家楼中心小学校长。自2001年做校长起,在她的倡导下,学校确立了“创设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成就每个学生与众不同的精彩”的办学理念。这一理念源于她早些年看到的一幅漫画:漫画左边是一群孩子,右边是一所学校,没有走进学校的孩子各个天真浪漫,个性鲜明。走出校门后,各个戴着小眼镜,背着大书包,步伐整齐划一,如出一辙。这引发了她对教育的思考:孩子需要怎样的教育?学校该怎样来实现这样的教育?
真正的教育是忘掉学校所学后剩下的
用活动成就每个学生与众不同的精彩
在教育越来越多元化的今天,作为校长,马骏承认虽然有升学压力,但并不过分看重。在接受新浪教育的专访时她提到她特别推崇一句话“真正的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里学到的所有东西都忘掉了之后所剩下的东西。”她认为剩下的就是伴随孩子一生的习惯、技能与素质,而这也是小学阶段即基础教育最重要的任务。
首先在课程建设中,学校从培育有教养的中国娃出发开设两大类校本课程。一类是“三礼”(礼节、礼仪、礼貌)必修课,一类是素养选修课。“三礼”课从2001年提出实验至今已坚持了十余年,目前已成为朝阳地方课程,亦入选了北京市地方课程目录。素养选修课,学生们可以打乱班级、年级,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素养课的教师既有在校老师,也有家长[微博]志愿者,此外,最重要的一个讲师群体来自于学生,学校有十几个以学生名字命名的社团,由社长来担任素养课的讲师。“他们会采取网上报名、面试、笔试,甚至于口试等多种考试,自己招兵买马”。
马骏认为活动亦是创设适合每个孩子的教育的重要载体,而在此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体现 “一个都不能少”的理念。马骏向新浪教育介绍道特别让她觉得骄傲的是去年六一儿童节学校开展的艺术节活动。全校两千多名学生分四场表演,真正做到了每个学生都能上台。“当把家长请到学校观看孩子的演出时,孩子和家长都兴奋得不得了,特别对于那些缺少艺术天赋的孩子,成为主角让他们尤为激动”。
“挖豆豆”挖掘每个孩子的潜能
《噼里啪啦》鉴证孩子“破土而出”
在教育和培养自己孩子的时候,马骏一直坚守着一个理念“以尊重为前提,底线在左,宽松在右”。教育孩子从小树立规则意识,在此基础上不过于限制孩子的行为。在培养教育学生的时候,她坚信“每个学生都精彩”。据此马骏在学校开展了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挖豆豆,即抛开学生的考试分数,去发现和挖掘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潜能。
她提到学校有一个性格特别内向但很喜欢写作的小男孩。四年级时,学校以一次比赛为契机,鼓励他将平时写的一些小故事收集起来,获得了很好的成绩。在颁奖会上马骏对他说:“如果你能把这些手稿发表出来,马校长一定在全校给你开一个新书发布会”。孩子回家就开始整理他的书稿,并给书稿配插图。三个月后马骏如约在全校为他开了一个新书发布会。晚上孩子给马骏发了一条信息,说“谢谢伟大的马校长,我今天很幸福”,自此孩子性格开朗了许多。
此外学校里还有校园吉尼斯挑战赛,转魔方好的学生被小伙伴们封为“魔王”,华容道玩得好的同学被封为“道长”…学校还专门为这些孩子出了一本书,取名为《噼里啪啦》,寓意着孩子们成长不断破土而出的声音。“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教育需要我们俯下身子,静下心来,去聆听豆豆们成长的声音”,马骏在接受新浪教育访谈时说道。
人生是场马拉松重在终点
小学出国不利于世界观的形成
对于国内目前小学甚至幼儿园家长就给孩子报各种班补习班、才艺班的现象,马骏认为这种普遍的现象源于中国的国情,家长以从众和比较的心态,认为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人生不是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起跑稍微慢几步、晚几分钟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赢在人生的终点”。马骏认为从小培养孩子对艺术等方面的兴趣没有错,关键在于孩子是否感兴趣,透过新浪教育她想提醒广大家长应该从长视的角度尊重教育的规律,尊重孩子的选择。
伴随着小学生越来越繁重的学习任务,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国内教育表示不满,纷纷将孩子送到国外。对此马骏认为未来的人才一定是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人,她支持孩子出国留学[微博]。但同时马骏认为小学、初中正是孩子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过早接受西方文化的教育,其行为方式、生活思维方式乃至价值观都会有较大差异,这样的孩子将来回国发展会很难适应,而且国家和民族的观念会淡薄的多。因此她更建议在孩子的世界观已基本形成,也相对能够自理时即高中或大学出国留学去经受一些锻炼。
对于今年出台的教育新政——就近入学,马骏提到对学校的办学不会有太大影响。她认为免试就近入学是促进教育公平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对教育的长远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学校也会积极的响应配合。
接受新浪教育访谈的最后马骏提到她非常喜欢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喜欢没有歧视、没有嘲笑,只有充满尊重与平等的孩子成长天堂般的巴学园。如同文章初马骏对于教育的期待一样,她希望从呼家楼中心小学走出来的孩子既具书卷气质,同时也是阳光、自信、健康的。马骏说她深知理想与现实是有差距的,但她坚信只要付诸以行动就会向着理想迈进,“特别是教育人,更应该充满教育的理想与情怀。”
责任编辑: 佟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