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保证课余体育训练中学生的出勤,提高训练学生的锻炼积极性,是我们广大农村基层体育教师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重庆市黔江区新华小学校课余训练队为样,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据统计法,发现主要是客观原因造成运动员训练迟到,无法保证训练时间;其次是运动员希望教练员改变当前课余体育训练内容枯燥单一、训练手段及方法缺乏多样性,不能吸引学生训练注意力,训练无激情,效果不明显,不能提高训练积极性。为解决以上问题,农村小学课余体育训练要做好这四个方面:一是建立健全可行性较强的课余体育训练管理制度、保障制度和奖惩制度,综合考虑学校、文化教师、体育教师以及学生的需求,达成共识后严格执行;二是课余体育训练教师要善于和文化教师、家长以及学生沟通,寻求他们的支持;三是课余体育训练教师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训练水平,关心学生需求;四是课余体育训练教师要注重运动心理学的学习和研究,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帮助学生形成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农村小学、课余体育训练、存在问题、对策
一、 研究目的
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占有重要地位。它对学生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锻炼意志品质,以及为运动队伍输送后备人才都具有重要意义。
课余体育训练除了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推动学校群体体育活动外,还肩负为校争光,参加上级体育比赛的重任。我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每年一届,已经形成良好的传统,对我区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的促进具有重要作用。参加区运会的课余体育训练带有任务,队员主要为六年级体育尖子。六年级学生即将升入初中,老师和家长都对学生文化成绩期望值较高,再加上课余体育训练比较辛苦,挤占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时间。训练学生常有迟到、早退现象,甚至有旷训和退训情况出现。
保证课余体育训练中学生的出勤,提高训练学生的锻炼积极性,是我们广大农村基层体育教师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搜集、鉴别、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关注文献资料的观点和个人思想,对有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和重新归类研究。
(二)问卷调查法
对我校参加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课余训练的运动员发放调查问卷16份,回收有效问卷16份,回收率100%。
(三)访谈调查法
对我区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学生进行访谈,了解第一手研究资料。
(四)数据统计法
对收集到的调查数据进行归类整理,进行分析处理。
三 、结果与分析
(一)课余体育训练现状
通过对我区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学生进行访谈,我区中小学体育课余训练都建立有管理制度和奖惩机制,区别在于各学校执行力度和管理差异性较大。受我区客观条件限制,赛事少,对课余训练的开展促进作用有限。各校课余体育训练队伍基本以参加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为主,特别是偏远农村学校因开展课余体育训练难度大,基本都是任务式课余体育训练。训练时间平均在2至3个月,有一部分学校集训一个月就参加比赛,极个别学校未训练就参加比赛。据了解,城内小学共8所,有2所学校提前1年开始作参赛训练,2所学校未进行训练,将参与体育有关部门和其他社会组织举办的体育培训班队员调回来参赛;乡镇学校基本是接到比赛通知后才开展课余体育训练,训练时间在1至3个月之间。
以我校为例:为参加区运会,学校建立有课余训练保障及奖励制度。但是执行难度比较大,落实情况不理想,课余训练工作依然困难重重,学生迟到、旷训、退训等情况时有发生。校区运会训练队组建一般12至20人。经过一年的集训选拔,最后参加比赛的正式运动员为男女各5名。今年我校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的学生上学期还有16人,本期开学只有8人在训,并且迟到、旷训现象严重。为了解学生不能按时参加训练,训练不积极和退训的原因,对以上16人发放调查问卷,收回16份,全部有效。
结果如下:
运动员训练情况问卷调查表
序号 项 目 在对应处画勾
1 能按时参加训练 2人12.5%
2 课余时间教师还在讲课、布置作业等不能按时到训 14人87.5%
3 自己作业没有做好、书没有背完不能按时到训 12人75%
4 要打扫卫生不能按时到训 14人87.5%
5 家长反对训练 2人12.5%
6 教师反对训练 2人12.5%
7 自己不想参加训练 5人32.3%
8 训练时能积极按教师要求完成规定内容 6人37.5%
9 训练能放松大脑,促进学习 6人37.5%
10 训练不积极,有时偷懒 8人50%
11 训练内容枯燥,所以训练不积极 2人12.5%
12 训练成绩基本没提高,不能参加比赛,所以训练不积极 5人32.3%
13 训练影响文化成绩,作业做不完,所以训练不积极 6人37.5%
14 同学说训练的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15 希望训练时多做些游戏(如准备游戏和放松游戏) 11人68.8%
16 希望训练环境多变换(如到校外越野、河堤上训练等) 15人93.8%
填表说明 真实填写你的情况,老师保证对其他教师保密,不批评任何一个同学
(二)分析调查问卷反映的情况
调查结果数据说明,课余体育训练存在的问题是客观原因造成运动员训练迟到,无法保证训练时间,主观上运动员希望教练员改变当前课余体育训练内容枯燥单一、训练手段及方法缺乏多样性,无法吸引学生训练注意力,训练效果不明显,不能提高训练积极性等方面。
1.社会环境对训练队员的影响逐渐向好
第14项调查:同学说训练的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没有人勾选,说明班级同学对参加体育锻炼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不再是歧视体育运动员的时代。第5、6项各有12.5%,仅2人勾选,说明家长、教师反对的现象不普遍,只有个别家长和教师认为孩子学习任务重,不能正确认识合理安排课余体育训练对学习具有促进作用。
2.客观条件对学生的出勤影响最大
第1项调查,能按时参加训练的仅有2人,占12.5%,说明参加课余训练的学生基本有迟到现象;第2至4项课余时间教师上文化课、做作业、背书和打扫卫生调查显示所占比重较大,基本说明学生不能按时到训的原因还在我们的管理制度上。
3.学生希望课余训练内容丰富、方法多样
第15、16项调查结果反映出学生的心声,希望教师在安排训练内容上多下功夫、多动脑筋,让课余训练变得更有趣,更具锻炼激情。怎么合理安排训练内容,运用什么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锻炼积极性,是当前课余体育训练教师迫切需要加强学习的最重要的内容。唯有学生的训练积极性提高了,训练效果才明显。
第7至13项调查结果基本正常,这是课余体育训练队伍从组建到比赛,训练队员的基本心理活动历程,需要我们教练员及时发现,作出合理的应对策略。
四、结论与建议
(一)加强沟通,建立合理的制度,保障训练出勤
训练迟到一般是老师在课余时间上文化课、学生作业没完成和要背书等,这一现象具有普遍性。这需要学校、训练教师和班级文化教师进行沟通,要求在上课时间完成教学内容,不能挤占学生课余时间。对个别未完成功课的同学,训练教师要积极和文化教师进行协调,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功课,确实因时间冲突不能完成的,力争先训练,再完成。训练教师要及时和文化教师沟通,关心学生学习情况,让学生学会统筹安排时间,指导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课余体育训练教师要学会如何与文化课程教师沟通,要让他们感受到你的理解和对学生文化成绩的关心。训练教师要多付出些时间想办法,尽力让课余体育训练学生学习、训练两不误,在共同努力下,学生文化成绩、训练成绩都有提高时,沟通工作就更容易了。如果制度没人去执行,那么有没有制度就没什么区别。课余体育训练管理制度、保障制度和奖励制度必须具有可行性,制度的建立要综合考虑学校、文化教师、体育教师以及学生的需求,不能片面考虑问题,达成共识后要严格执行。
(二)打消家长顾虑,寻求支持
目前还有个别家长只关注学生文化成绩,不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以牺牲学生的体质健康为代价,不让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更不要说参加运动队训练,特别是对那些运动天赋好、学习成绩也好的学生。
我曾经训练的一个学生就是成绩好,运动天赋也好,在运动队中是绝对主力。其班主任反对他参加课余体育训练,但是这个孩子喜欢参加锻炼,我就给班主任做思想工作,班主任最后提出成绩不能下降的条件。想要收获就得付出,我对训练队的学生文化成绩都特别关心,谁没完成功课就抽时间督导学生完成,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和训练作出合理规划。最后班主任不反对了,他的家长又出现了,爸爸、姐姐轮番上阵,我给他们做足了工作、给足了保证,这个学生也比较听话,很配合我的工作,他们终于全部败下阵去。最后这个孩子区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我区最好中学提前发放特长录取通知书,这个学生还以优异的文化成绩被重点班录取。
另一个学生因家比较远,训练完后回家天都黑了,家长担心安全问题不让其训练,我给家长做出保证,提前给这个孩子放学,并针对她的特长,作出相应训练调整,把回家路途作为训练项目要求。她回家本需要走1个小时的上坡山路,我就安排她变速跑回家,要求在规定时间到达家里,然后用家里电话联系,让家长放心的同时保证了训练内容。最后她在区运会上捧回100米和200米两个冠军奖杯。
(三)不断加强业务学习,运用形式多样的训练方法吸引学生锻炼兴趣
课余体育训练内容要合理安排,遵循运动规律,形成科学体系。每个阶段,每个星期都要有科学的计划。例如:
时 间 星 期 一 星 期 二 星 期 三 星 期 四 星 期 五
内 容 速度、技巧 力 量 速 度 专 项 力量、速度耐力
课余体育训练方法简单、内容单一,容易让学生失去锻炼积极性,成绩提高不明显,甚至退步、产生心理障碍。我们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运用形式多样的训练方法引起学生兴趣,可适度将游戏融入到教学训练中,吸引学生锻炼兴趣,让学生在精心设计的游戏中,不知不觉的就提高和巩固了运动技术动作。训练教师还要多动脑筋,换位思考学生心理活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适度变换训练场景,保持学生的训练激情。例如:速度耐力可以进行越野比赛、跑楼梯等;一般速度练习可以安排追逐跑、不等距跑等;步幅训练可以安排上下坡跑、打点划线跑等。
(四)注重运动心理学的学习,让学生以良好的心理状态迎接训练和比赛
训练成效往往与运动员的心理状况有关。课余训练教师要注重运动心理学的学习和研究,了解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帮助他们了解运动心理学,学习心理调节的方法和手段。课余训练教师要及时帮助运动员克服心理障碍,放下思想包袱,形成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使他们能够轻装上阵,迎接训练和比赛,不断创造优异的成绩。
综上所述,保证课余体育训练中学生的出勤,提高训练学生的锻炼积极性,要做好这四个方面:一是建立健全可行性较强的课余体育训练管理制度、保障制度和奖惩制度,综合考虑学校、文化教师、体育教师以及学生的需求,达成共识后严格执行;二是课余体育训练教师要善于和文化教师、家长以及学生沟通,寻求他们的支持;三是课余体育训练教师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训练水平,关心学生需求;四是课余体育训练教师要注重运动心理学的学习和研究,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帮助学生形成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王应刚,杜书灿。学校体育课余训练创新模式[EB]。网易博客:贵州贵定二中绿星足球的日志,2007.12 。
[2]丁雪琴,殷恒婵。运行心理训练与评价[M]。北京:文津出版社,1997,1-1。
责任编辑: 杨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