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各位好,这里是中国网《中国访谈》2018年全国“两会”特别报道。党的十九大中指出,要“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那么,建设“海洋强国”有哪些关键性、迫切性的问题需要研究,又将涉及到哪些战略规划和立法?在哪些重大议题上我们可以进行国际合作?对此,我们采访到了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吕彩霞。
吕代表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中国从一个海洋大国向一个海洋强国的转变,需要我们关注哪些问题又涉及到哪些立法呢?
吕彩霞:从海洋大国到海洋强国其实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一是在法律上,我国涉及到海洋的法律,虽然已经有了《海域使用管理法》《海岛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法》,这几年国家在海洋立法方面前进的步伐在加快,但是现在全球都在关注海洋问题,我国如果要成为一个海洋强国,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我们就要和世界的相关法律法规接轨,和世界相关的一些海洋事务接轨,掌握更多的发言权、话语权。
在这方面,我自己认为,比如要加强南极的立法。我国也是《南极条约》协商国之一,现在已经有29个国家是协商国,但是已经有25个国家都相应出台了他们本国的法律法规。我国虽然也出台了关于南极的一些管理规定,但是上升到国家法律这个层次,还需要加大力度或者说加快步伐。
比如,我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时,也提出了南极立法的议案,这次我所在的海南团准备继续提这个议案,希望国家能够加快关于南极的立法。
中国网:还有一个海洋基本法一直也在提?
吕彩霞:海洋基本法(的立法建议)到十三届(全国人大)的时候已经是连续三届提出了,还没有出台,相关部门正在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但是也需要继续努力,做这方面的工作。
我是十二届全国人大环资委委员,环资委在推进《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法》方面做得非常好,工作很努力,让这部法出台了,受到了世界的关注。我国其实有很多海洋方面的立法走在世界前列,比如《海域使用管理法》出台后,不仅在联合国,在其他国家也都受到高度关注,所以说我们有很多方面做得非常不错。我也希望今后在海洋立法方面做得更多更好,先把海洋强国的法律方面这块支撑起来。
另一方面,是在海洋科研技术方面,对整个海洋环境的监测调查研究,我国虽然也做了一些,但是还是不够强,需加大力度,也包括深海矿产资源的一些勘探调查。有这样一句话:人们对海洋的了解远远不如对太空的了解。我觉得这是对的,人类对海洋的了解、关注是非常不够的,毕竟海洋被巨大的海水覆盖着,要了解它有很大的难度。(要真正了解海洋,)必须有很强的技术支撑才能做到这一点。我们虽然有了蛟龙号,但整个地球表面的70%被海水覆盖着,所以要了解这样大的一个球体的底下的奥秘,还是要加大这方面的勘探开发力度。更何况海水中包含有各种巨大的洋流,包括波浪,有上升流、下降流、湍流等。
中国网:您刚才也提到了海洋资源的开发,是不是在开发过程中我们也是有一些制度和规范需要落实呢?
吕彩霞:其实,我们现在与海洋资源的开发相应的法律,我觉得是比较完备的,比如说海域使用有《海域使用管理法》,海岛开发有《海岛保护法》,渔业资源的开发有《渔业法》,交通运输有《海上交通安全法》,这些法律都是比较完备的;涉及到海洋环境保护的有《海洋环境保护法》。在资源开发上,就是怎样把法律执行到位的问题,加大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加大监管力度。提高全民海洋环境保护的意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国经过了30多年高速发展,沿海地区的发展离不开海洋,得益于海洋。比如货物的海上运输,通过海上运输能够大大降低成本,这是非常好的。但如何在利用海洋的时候,对它进行更好地保护,科学合理地来利用这些海洋,我们还是有很多的功课要做。
中国网:那是不是在一些重要的议题上我们也可以开展一些国际合作呢?
吕彩霞:我们有很多的合作议题,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比如海上垃圾。我国一直在高度关注海上垃圾,都以为海洋是天然垃圾场,这是非常错误的,尤其是塑料制品是很难降解的,它最后分解成非常小的泡沫,都进入了海洋生物体内,最后到哪儿?就进入了人类体内,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其实人任何一次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都是对自身的破坏。
所以,这方面首先要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的意识。其次要对陆域加大监管,不把垃圾排到海里去。另外从根本上讲应该降低垃圾(的产生),比如严格限制过度包装和塑料袋滥用等等,从源头上控制。现在海上垃圾这块,我们在国际合作上已经做得非常好,全球观测我国也走在前头。
其实南北极的科学考察都有大量的海上合作,因为海洋连通着五湖四海,所有的沿海国家都要彼此呼应、彼此合作,相互协同作战。因为海水是流动的,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它都会从这个地方流到那个地方,并不像别的东西可以固化,海水不可能固化,更何况海洋中有巨大的洋流。在你家门口发生的问题可能会裹带到别人那儿,比如福岛核电站的问题,它就很可能跟随着大洋的洋流漂到其他国家的海岸。这是不可否认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世界各国共同关注海洋的原因。
本期人员——责编/文字:韩琳;记者:张若梦;摄像:房小棋;后期:刘凯;摄影:李英挺(海南日报记者);主编:郑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