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和因地制宜发展打造农业样板基地 |
中国网 | 时间: 2011-08-15 | 文章来源: 中国网 |
位于民和县巴州镇祁家村的全膜双垄栽培技术示范基地,是全县全膜双垄栽培技术推广的6个万亩示范区之一,全膜玉米、马铃薯种植面积达2600亩。 巴州镇祁家村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也是全县浅山旱区的一个缩影,浅山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0%以上,“十年九旱”是制约该村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大瓶颈。为尽快改变这一不利局面,该村把全膜双垄栽培技术作为转变传统面貌的有力抓手,按照规模化、高效化、标准化的“三化”要求,在品种上以酒单2号、3号、4号,金穗3号等适生、抗旱、高产品种为主,在技术上以秋季覆膜为核心,强化服务指导力度,努力实现农机和农艺、良种和良法的相结合,切实为全县全膜双垄栽培技术推广树立典范。2010年基地完成全膜双垄栽培技术推广2600亩,据测算,全膜玉米单产达650公斤以上,较传统小麦种植亩均增收660元,全膜马铃薯平均亩产可达2300公斤,与露地种植相比亩增收290元,实现总效益272.6万元,带动户均增收2854.8元,人均增收505.9元。同时,按照“先试验再择优后推广”的思路,在基地引进试验玉米新品种41个,建立不同模式的玉米种植试验6个,为扩大同类区域全膜双垄栽培技术的覆盖面提供科学依据。 ![]() ![]() ![]() 采访团的记者在查看地头作物生长情况。 中国网 王瑞芳摄 ![]() 经过覆膜,有效地保存里地表水分,在烈日下的农作物依然生机勃勃。中国网 王瑞芳摄 ![]() 祁家村全膜双垄栽培技术示范基地以秋季覆膜为重点。中国网 王瑞芳摄 ![]() ![]() ![]() ![]() 经过培训和技术员的积极推广,覆膜技术使农民获得了真正的实惠。 中国网 王瑞芳摄 今年,祁家村全膜双垄栽培技术示范基地按照“依靠科技,提质增效,打造样板”的思路,以秋季覆膜为重点,以丰产高效为关键,进一步加大了全膜双垄栽培技术的推广力度,已完成全膜双垄栽培技术推广2600亩,其中全膜玉米1600亩,全膜马铃薯1000亩。预计全村可实现总效益310.5万元,人均增收540.8元。通过努力,力争使其成为全县、全区乃至全省的全膜垄栽培技术推广的样板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