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国与世界的沟通 需要更多的奈斯比特 |
中国网 | 时间: 2009-09-02 | 文章来源: 中国网 |
中国网:我们林林总总地谈了这么多,我想回到最后的问题上来,就是奈斯比特夫妇观察中国已经很多年了,对于减少世界对中国认识的偏差有什么好的建议,谈谈您的看法,然后再请赵部长为我们的访谈做一个总结,谈谈您的看法。 约翰•奈斯比特: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回到访谈的开始,开放和透明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赵部长在这方面起了一个很好的带头作用。我觉得目前可行的战略或者办法就是如何能够更多地找到像赵部长这样的人,能够讲出他们自己的故事,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外国人更加了解中国。 现在很多人对中国政府的偏见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就是有一些记者和外国人到中国来的时候,他们看到中国原来是这么一个样子,他们感到很震惊,所以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如何能够让更多的人向世界说明中国。 多丽丝•奈斯比特:就目前我们所研究和发现的,其实在企业界,中西方交流做得要比通过媒体的渠道好得多,媒体在很多问题上都给中国的形象进行了夸大或染色,但是企业家们所做的则是他们真正想知道的真实的中国。而且我们了解,现在中西方的企业家们也正在达成一种原动力,是要更好地了解中国。 约翰•奈斯比特:我提出的一个很好的战略,我们可以把焦点放在让更多的外国企业人士来了解中国,通过他们再影响媒体,而不应该从媒体开始,因为媒体带着很多偏见的态度。所以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赵启正:加强中国与世界的沟通,当然我们也需要找到更多的奈斯比特先生,这很困难。如果寻找像奈斯比特夫妇这样都对中国有研究的人就更难找了。你们说的多通过企业家来加强沟通,这点我赞成,事实证明这是有效的。 不过我想把这个意见再扩大一点,就是要开展公共外交,也就是说,政府外交之外的民间人士的互相交往,有助于互相了解,而这种民间外交一般说来是通过记者、作家、企业家,甚至于宗教领袖之间的交往,而谈论的内容是讨论本国和对方的政策、国情、进展和回答对方不解之处。像我们今天的交往就是一种公共外交的案例,这样就使包括企业家在内,有更多的人参加,这样的了解会比通过媒体的了解减少很多的失真。 中国网:在节目当中我们提到了书,如果把书比作石头,它可以垒成墙,但是它更可以成为桥。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奈斯比特夫妇这几天和赵部长的对话很快就有成果了,就是即将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新书,请部长为我们介绍一下。 赵启正:新世界出版社的效率很高,我们的对话还没有完,但《对话:中国模式》一书的封面已经设计出来了。这是中文版的,我相信英文版也要出版。当然,多丽丝是精通德文的,所以一定会有德文版,我是这样期望的,不知道多丽丝是不是愿意出。 中国网:我想问一下多丽丝•奈斯比特夫人,对这本即将出版的《对话:中国模式》一书,它的设计和整个内容有什么样的评价和看法? 多丽丝•奈斯比特:我的回答很简单,我非常喜欢它。 中国网:我们大家都非常期待《对话:中国模式》的出版。最后想请奈斯比特夫妇和赵部长分别对中国网的网友说几句话。 赵启正:我希望中国的网友在今天在网上认识了奈斯比特夫妇,这是一对很奇特的夫妇,他们不但感情很深厚,而且有共同研究中国的兴趣,并对中国产生了友好的感情。他们的书是值得一读的。 约翰•奈斯比特:我们今天的谈话是我中国之旅的一部分,在很多年前有一位中国的出版商找到我,想我让写一本关于中国的书。他是这样说的:我们将开启你生命当中新的一章,而这一章就是中国。我要说的是,其实这一章节在我的生命当中是很精彩的,中国发生的故事也相当的精彩。中国的故事是整个时代的故事,而我们参与到这个时代的故事中来,没有比这个更精彩和更好的了。 多丽丝•奈斯比特:开始我对于写一本关于中国的书并不是特别感兴趣,但是我们一直都是夫唱妇随的,所以我对中国也了解很多。但是后来我发现一本西方的学术著作是讲中国的,我觉得我爱中国,也爱她的人民,我觉得有责任向西方读者介绍一个真实的中国,所以我决定开始写这本书。随着我不断写书,越写我越发现,本来一开始写的时候并不是想单纯地表扬中国,而是想向西方的读者来介绍中国的现状,并且来看中国将怎样发展,但是我越写越发现这是一个鸿篇巨著,这是一个非常壮丽的画卷,我越来越兴奋。 中国网:谢谢三位嘉宾今天在中国访谈精彩的对话,我们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能像奈斯比特夫妇一样到中国这辆高速奔驰的列车上走一走、看一看。最后想借赵部长在节目当中的一句话作为今天访谈的结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虽然是很难的,但是只要用心就会变得容易”。 约翰•奈斯比特:我们很荣幸能够与赵部长一起向世界介绍中国,这是一个充满乐趣的过程。 中国网:谢谢三位嘉宾,谢谢各位网友的收看,我们下期再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