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需求与人口结构不平衡导致“用工荒”的出现 |
中国网 | 时间: 2010-03-10 | 文章来源: 中国网 |
人大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研究所支部书记 陈立鹏(左),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教授、研究员 都阳(右)做客中国网中国联通两会天天评节目,分析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同时存在的怪象。 中国网:据媒体报道,春节刚过,东部沿海地区就出现大规模用工荒,珠三角缺口超200万,南方企业纷纷到河南“抢人”。 用工荒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农民工就业究竟难不难? 都阳:其实并不是说今年才出现的现象。最早大家对这个问题反应是2003年、2004年,那时候在东南沿海地区也有“用工荒”的报道,当时的情况没有现在这么严重,是局部性的,也是特定群体的。比如技术工人短缺,但是我们观察到2005、2006年,特别到2007年,普通工人的短缺,还有短缺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包括一些沿海和内陆的地区都在报道一个短缺。2008年、2009年金融危机使这个势头得到了缓解,但是随着我们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和经济的回暖,这种现象又出现了,而且感觉上势头上比以前更猛烈。这当中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我强调两个基本方面的原因,如果从这两个原因看,不难理解这将是未来伴随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现象。一是从劳动力需求方面,中国经济规模已经相当庞大了,几乎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样大的经济体也需要吸收更多的劳动力,支撑经济增长,每年经济增长速度还是比较快,接近了百分之八点几,在我们国家来说,这几年还是比较低的增长速度,但是从世界范围看这是一个很高的增长速度,那么支撑这个速度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完成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从供给方面看,有一个基本面的变化。我们国家生育率水平最近几十年一直在下降,生育率下降导致了人口转型的出现,人口结构的变化。在劳动力上,新增劳动力人口2005年、2006年、2007年新增的数量开始减少,大概也就和我们“用工荒”相对吻合。供求两方面看,这都是长期的趋势,中国经济会保持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势头,这几乎是不可逆转的势头。从供给方面看,我们人口结构稳定的变化也不是短期能改变的因素,这两方面因素都会导致我们现在出现的现象。 陈立鹏:前面都阳老师谈的两个观点我非常同意。“民工荒”除了刚才两点以外,我觉得和用人单位,企业也好、工程也好,他们用的那些需要的人可能我们的职业教育,包括培训市场可能跟不上,跟这个应该有关系。以前我听过教育部一些官员的报告讲到,我们的职业教育有广阔的市场,很多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现在企业存在一个产业升级,企业技术改造,需要大量的技术的工人,或者我们说新型的农民。为什么会出现“民工荒”,可能也跟农民工本身劳动技能,技术的熟练程度有一定的关系。出现“民工荒”还有一个原因,跟企业提供的工作待遇也有一定的关系,有的岗位如果提高福利、待遇、工资的话,可能不仅仅是民工会去应聘,还包括一些中专毕业生、大专毕业生都会去应聘,就不会存在用工荒的问题。从这个角度讲提高一些待遇可能还会有一些人去应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