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发展
中国网 | 时间: 2011-12-01 | 文章来源: 中国网
(二)五大板块竞相崛起,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环渤海三省二市内,有着天津滨海新区、辽宁沿海经济 带、山东黄河三角洲、河北曹妃甸新区和河北渤海新区五大经济板块,有效地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聚势聚能,五大板块发展潜力凸显。
从政策支持看,天津滨海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和山东黄河三角洲三大经济新区已先后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天津滨海新区起步最早,1994年建区,2006年纳入国家发展总体战略布局。山东黄河三角洲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分别建立于2000年和2006年,在2009年7月和11月又分别被国务院纳入了国家发展战略。河北渤海新区和河北曹妃甸新区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由河北省委、省政府批准建立。
从发展空间看(见表8),五大板块面积合计接近9万平方公里,相当于45个深圳特区、74个上海浦东新区。其中,辽宁沿海经济带和山东黄河三角洲面积较大,分别为5.65万平方公里和2.65万平方公里;天津滨海新区、河北曹妃甸新区和河北渤海新区面积均在2000平方公里左右。2009年,天津滨海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和山东黄河三角洲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完成3810.7亿元、7835.3亿元和5014.8亿元,分别占该省(市)的50.7%、52.0%和15.3%。天津滨海新区每平方公里的产出密度达到1.68亿元,为五大板块中最高,但与深圳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和苏州工业园相比,仍有发展空间。
表8 2009年各经济区经济发展情况比较
|
面积
|
经济总量
|
产出密度
(亿元/平方公里)
|
平方公里
|
占本省(市)%
|
亿元
|
占本省(市)%
|
天津滨海新区
|
2270
|
19.0
|
3810.7
|
50.7
|
1.68
|
辽宁沿海经济带
|
56500
|
38.2
|
7835.3
|
52.0
|
0.14
|
山东黄河三角洲
|
26500
|
16.9
|
5014.8
|
15.3
|
0.19
|
河北曹妃甸新区
|
1944
|
1.0
|
650
|
3.8
|
0.33
|
河北渤海新区
|
2375
|
1.3
|
240
|
1.4
|
0.10
|
深圳特区
|
1992
|
100
|
8201.3
|
100
|
4.12
|
上海浦东新区
|
1210
|
19.1
|
4001
|
26.6
|
3.31
|
苏州工业园
|
288
|
3.4
|
1120
|
14.5
|
3.89
|
从航运能力看,五大板块包含了多个大型港口。2009年,6个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亿吨,分别是天津滨海新区的天津港(3.81亿吨)、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大连港(2.72亿吨)和营口港(1.76亿吨)、山东黄河三角洲的青岛港(3.15亿吨)、日照港(1.81亿吨)和烟台港(1.24亿吨);5个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超过百万TEU,分别是青岛港(1026.2万TEU)、天津港(870.4万TEU)、大连港(457.7万TEU)和营口港(253.7万TEU)和烟台港(140.1万TEU)。
2.产业密集发展,五大板块形成环渤海产业高度集聚区。
环渤海经济圈大中型骨干企业众多,工业门类齐全,钢铁工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电子工业和建材工业都很发达,是我国石油、钢铁、化工、重型机械、造船等的重要生产基地。
(1)在加工制造业方面,五大板块着重发展电子信息、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业等。
天津滨海新区重点打造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世界级的产业基地,打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及装备制造等国家级产业基地,力争建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源地,基本形成世界一流的高新技术企业总部、研发中心、工程中心的聚集地。
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设备制造业,重点培育若干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精细化工产业集群,重点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山东黄河三角洲优先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技术产业,延伸拉长石油化工和盐化工等重化工业产业链,着力打造“研发系统设计—核心元器件配套—加工制造—系统集成”富有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体系。
河北曹妃甸新区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立区之本,重点打造钢铁、石化、电力和装备制造等循环经济产业链,逐步建设形成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精品钢铁基地、以盐化工为主的大型海洋化工基地和北方地区的临港装备制造基地。
河北渤海新区重点发展化工业、装备制造业、电力能源、铁合金及新型材料、新型建材等五大制造产业,努力打造成为中国石油化工和管道装备制造业基地、钢铁产业转移基地、新材料合成基地。
(2)在服务业方面,五大板块以港口为依托,积极促进航运物流、现代金融、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的发展。
天津滨海新区重点发展现代金融、航运物流、科技研发服务、文化创意、旅游会展、高端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努力成为全国金融改革创新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和科技研发服务基地。
辽宁沿海经济带加快建设大连国际物流中心和“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丹东”区域性物流中心,提高软件服务、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和互联网产业发展水平,重点在大连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软件开发和服务外包产业基地。
山东黄河三角洲积极发展金融保险和商务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推进交通运输业、仓储业整合发展,努力形成区域性物流中心。
河北曹妃甸新区发展以陆海联运为特点的物流服务业,努力建成服务“三北”地区的能源原材料物流中心。
河北渤海新区着力打造现代物流产业基地,构筑以黄骅综合大港为龙头,联通广大内陆区域的现代化集疏运体系,建设形成亚欧大陆桥新通道的桥头堡。
3.合理分工,五大板块产业发展各有侧重。
从主导产业看,天津滨海新区是以石油化工、钢铁冶金、机械电子为主导的综合型工业聚集区;辽宁沿海经济带、河北曹妃甸新区和河北渤海新区是以重型机械、钢铁、造船、化工等为主体的重型工业基地;山东黄河三角洲是以电子、机械、石化、轻纺、食品等工业为主的轻型工业带。
从产业内部看,五大板块也存在较大差异。如电子信息产业,天津滨海新区通过吸引美国摩托罗拉、日本三洋、韩国三星等大型移动通信公司落户,拥有了目前最完整的手机生产及配套厂商和设施基础,并将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配套厂家群聚之地。辽宁沿海经济带以大连为首,积极发展服务外包和软件开发,初步建成了软件产业基地。山东黄河三角洲的潍坊等城市是新兴的电子工业城市,所生产的投资类机械电子工业产品中的集成电路元器件、数字程控交换机等重点行业或产品具有较强的后劲和实力。在汽车产业上,环渤海各个省市都将其列作重点产业发展,天津主要生产微型汽车,夏利轿车已被国家指定为全国四大轿车生产基地之一,而鲁、辽两地主要生产重型汽车。在钢铁产业上,位于河北的首钢、唐钢为特大型钢铁企业,而天津是中小型钢材基地之一,以优质钢、低合金钢、特殊钢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