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
|
镜头中的30年
|
光阴的故事
|
改革开放视频专题
浏览中国网栏目
首页
新闻
评论
资讯
图片
天气
政策
华人
国情
财经
法制
环境
国际
军事
科技
健康
体育
周末
教育
旅游
地方
文化
专题
读书
论坛
博客
报告
直播
访谈
视频
投资
名企
职场
地产
消防
短信
奥运会
供应商
当我们站在历史的长河边,回顾3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时,就可以看到,中国渐进式改革的道路就是一部农村改革的进程史;是一代代中国企业的奋斗史;是一部金融风云翻滚不息的战争史;一个个参与、见证中国经济发展的改革者的影像史,是他们的奋斗、勤劳和智慧,让中国逐步崛起、屹立在世界之林,腾飞于世界经济之巅。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起记录,一起分享!
责任编辑:韩林、汪洋、王瑞芳
2008年10月14日,市民在深南大道广场上休闲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
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2001年11月11日,中国入世议定书签字仪式
嘉宾:
首经贸易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张连城
主题: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发展周期表
摘要:
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中国也难以独善其身。从未真正经历过金融危机的中国民众应该如何在大势中把握趋势?
语录:
·
政府应尽快放松货币政策>>>
·
中国经济下行与金融危机无关>>>
·
中国经济周期为9.5年>>>
嘉宾:
亚洲制造业协会秘书长 罗军
主题:
“中国制造”的变迁与升级
摘要:
金融风暴正在全球蔓延,以出口导向型为主的中国制造业如何应对全球经济发生的变化?
语录:
·
中国制造业已到重要转折期>>>
·
中国制造达全球产业链中高端>>>
·
中国制造业面临产业升级契机>>>
嘉宾:
中央党校三农问题研究中心秘书长 曾业松
主题:
从“大包干”到土地流转
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土地制度都经过了哪些变革?目前的土地建设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完善?未来,土地改革是否还要继续推进?
语录:
·
避免地方第二财政应从财政体制改革入手>>>
嘉宾:
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科研处处长杜志雄
主题:
城乡二元“破在眉睫”
摘要: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基本建立。这也意味着,我国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步伐将不断加快。 城乡二元结构已经“破在眉睫”!
语录:
·
户籍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破除城乡二元的两核心>>>
嘉宾:
著名农业经济和农村发展经济学家 严瑞珍
主题:
剖析农民脱贫难题
摘要:
改革开放之初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较短时间解决了上亿人的温饱问题,成为人类消除贫困史上的一个奇迹。如何更好地使农民脱贫致富,更好地发展农业?
语录:
·
政府应为农民增收辟多条道路>>>
嘉宾: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陈锡文
主题:
从08年中央一号文件看农村改革30年
摘要: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农村改革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改革给农业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语录:
·
两方面理解新农村建设>>>
·
农业现代化是未来发展方向>>>
·
30年农村改革经历三大阶段>>>
嘉宾: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
主题:
非公经济30年
摘要:
《非公经济36条》的提出,使民营企业与国有、外资企业一样获得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在新的历史时期,非公经济又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语录:
·
发展民营经济是解决贫富差距的根本>>>
嘉宾: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发展教研室主任 谢鲁江
主题:
国企改革30年 路在何方
摘要:
在跨国巨头全面进入、民营经济异军突起的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下一步将如何进行?
语录:
·
战略经营是提高国企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嘉宾:
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符桂花
主题:
特区20年看海南发展
摘要:
2008年是海南特区成立20周年,也正值国家改革开放30周年。20年来,海南特区都发生了哪些翻天复地的变化?
语录:
·
将来应该把旅游和海南文化更好地结合起来,发挥海南民族文化,使游客既有看,又有玩>>>
嘉宾:
绥芬河商联集团董事长 孙来君
主题:
第一代个体户从鱼贩到董事长的故事
摘要:
他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下海的商人,从个体户到倒爷再到董事长,一路走来,几多心酸无数感慨!孙来君讲述一个鱼贩到董事长的故事。
语录:
·
改革开放给我最大的益处是给了我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没有改革开放也没有今天的我>>>
嘉宾: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 曹新宇
主题:
中国纺织品出口业破茧而出
摘要:
今天复杂粗暴的外部环境,使中国出口纺企正艰难地挣扎在结构调整与市场疲软的尖锐矛盾中。究竟如何破茧而出?
语录:
·
中国改革开放引进外资首先从纺织业开始>>>
嘉宾:
世界华商会执行主席岛国发展论坛执行秘书长 廖俊侨
主题:
华商: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国骄傲
摘要:
在对外开放中,世界各地的华商已经成为支持中国经济的第二力量。三十年来新老华商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语录:
·
中国企业应从“三来一补”转变为“三创一主”>>>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