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埃及记(二十二)开罗老城区,天方夜谭里回忆
中国网首页
|
中国国情
本期图片
往期回顾
全部国家
我要投稿
入埃及记(九)贝都因人,最后的荒漠寻水者
作者: 叶飞
在撒哈拉沙漠的东部及西奈半岛,真正的主人是土著贝都因人。他们生活在沙漠里,终身与荒原、丘陵作伴,以饲养骆驼和羊为生,将毕生的精力用在寻找水源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上。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饲养骆驼是贝都因人生活收入的主要来源
入埃及记(九)贝都因人,最后的荒漠寻水者
作者: 叶飞
这是一群神秘而未被现代文明驯化的人,他们带着纯正的阿拉伯血统,徘徊于沙漠微小的绿洲边缘,远离着被社会与文明改造得体的人类,过着他们祖先传承下来的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以毛驴为交通工具的一家
入埃及记(九)贝都因人,最后的荒漠寻水者
作者: 叶飞
我们的车开了很久,面对四周撒哈拉沙漠毫无变化的景致,慢慢变得视觉疲惫。当我正惊诧于如此环境怎有人能适应并辈辈与此相依相伴时,沙漠里出现了简易的草房的影子,还有两只土坡上的狗发出的声音,原来贝都因人部落到了。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贝都因女子全都黑纱掩面
入埃及记(九)贝都因人,最后的荒漠寻水者
作者: 叶飞
下了车,换上骆驼,在一个满脸裹得严实到只见眼睛的贝都因妇女的牵引下,我在一步步接近着这样一群人。在贝都因人当中,除了12岁以下可以衣着灿烂外,其余成年女子则将自己与余下的青春一起包裹在了深黑色的长袍里。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贝都因男子则是长袍加身并包裹头巾
入埃及记(九)贝都因人,最后的荒漠寻水者
作者: 叶飞
与其他阿拉伯女人不同,她们纹上了深黑的眼线,这令她们深邃的双眸在素色的映称下显出一种来自遥远地方的忧郁的气质。在骆驼的背上,四周荒芜的沙丘一直弥漫至到视线的尽头,伴随着驼铃的清脆节奏,我轻易就进入一种孤独而寂寞的气场,我闻不见前方有人烟的味道,我更看不到远处有繁华的影子,我所期待的有关于文明的一切在此刻都被砸得粉碎,连想象一下的能力都没了。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沙漠腹地的贝都因部落需要骑骆驼进入
入埃及记(九)贝都因人,最后的荒漠寻水者
作者: 叶飞
很快,就下了骆驼,毕竟这只是旅游项目之一,眼前的这个贝都因部落已经渐渐开始了定居的生活,他们用汽车代替了骆驼,而骆驼则承担了旅游收入中很重要的部分。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骆驼已成为旅游收入之一,吸引着猎奇的外国游客
入埃及记(九)贝都因人,最后的荒漠寻水者
作者: 叶飞
走进这个仍保持着传统的族长制与族内通婚的父系氏族部落,村头就是一口井。探头过去,深不可测,毕竟在如此干旱的沙漠里要打出地下水,可不只掘地三尺的功夫。看着旁边两只对我们的造访熟视无睹的狗,我感受到一种真正的与世隔绝的心境,连它们都在任由我们带来的喧嚣与熙攘而继续它们的打盹。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贝都因人信奉伊斯兰教,再艰苦的地方也盖上了做礼拜的清真寺
入埃及记(九)贝都因人,最后的荒漠寻水者
作者: 叶飞
那座白与绿色的清真寺在阳光下格外显眼,贝都因人都是穆斯林,所以这个部落一旦定居下来,就要建立一座清真寺,并遵循着每日五礼,朝着麦加的方向朝拜。虽然大多数贝都因部落不用遵守所在国的法律与制度,但他们有自己严格的长老制度,并在伊斯兰教严格的教义指导下生活得井然有序。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做烧饼的妇人只落出纹着眼线的双眼
入埃及记(九)贝都因人,最后的荒漠寻水者
作者: 叶飞
贝都因人有一套独特的沙漠生存技能,他们能依据日月星辰而识别方向找到目标,根据动植物的踪迹而找到绿洲与水源。于是这群阿拉伯语中被称为“荒漠里的游牧民、追逐水与草的人”,便在当今一切依赖现代化手段才能生存的地球上生生不息。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在饭后抽各种果味的水烟是当地人生活的一部分
入埃及记(九)贝都因人,最后的荒漠寻水者
作者: 叶飞
可当他们发现偶尔的一队游客的猎奇拜访,带给他们的利润远比游牧一个月要多时,他们还能耐得住这大漠荒凉的寂寞吗?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贝都因人休息、吃饭、开会、睡觉的敞廊
本期编辑: 丁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