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中国访谈

穿行在木龙村的日子——达州市通川区安云乡木龙村第一书记 蒲政兰

文章来源: 四川省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 2016-02-18 责任编辑: 李虹霖
+|-

“我生在一个小山村,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胡子里长满故事,憨笑中埋着乡音……”我是一个从山里走出来的孩子,对农村有种特别的情愫。

2015年4月,听说要在我工作的区工商质监局选派一名同志任安云乡木龙村“第一书记”时,我主动提出了申请。就这样,我依依不舍地离开襁褓中刚出生5个月的孩子,怀揣着激动、猜想、忐忑的心情,来到了木龙村。

脚上沾满泥土才能掌握一手资料

“快看,那就是上面给我们村派的第一书记,这么年轻的一个女娃儿,行不行哦?”“从城头来我们农村,看这架势肯定呆不久,怕又是来走过场的!”在整理寝室的间隙,村妇女主任苟大姐介绍说,木龙村先后来了5、6名村官,最长的也就呆了三个月,村民对我不信任是难免的。回味着村民怀疑的话语,我陷入了沉思……

“幺妹子,没啥吃的,先垫下肚子。”话语间,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递到了我的面前。“姐姐,里面可有蛋哦。”一个稚嫩的声音传来,原来是房东大娘3岁的孙女坐在门槛上一边扒着有些焦糊的菜饭,一边说到。望着大娘纯朴的眼神,看着孩子童真的目光,我暗下决心:留下来!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吃上鸡蛋面!

在接下来的23天里,我跑遍了779名村民的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可一到晚上,望着漆黑的夜空,无尽的思念充斥着我的脑海:百里之外的孩子吃得香不香、睡得好不好……但脚上血泡的疼痛把我拉回了现实,家里的孩子需要妈妈,但木龙村的村民更需要我这个“第一书记”。终于,我整理出了20000余字的调查报告,建立了161份民情记录卡,完善了236份结亲档案,在村委会的讨论中木龙村3年脱贫规划和每一年的具体帮扶方案也制定完成了。

“蒲书记,这么短的时间你了解的情况比我还详细。”村委会主任魏心均说道。那一瞬间,我有了一丝成就感,但我知道,这仅仅是开始,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只要能让木龙村摆脱贫困,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也是值得的。

眼里看准方向才能解决一线难题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大至整村发展规划,小到劝解邻里矛盾,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从哪里开始下手是个难题。正当我犯难的时候,临行前领导的嘱托提醒了我:“小蒲啊,作为‘第一书记’,要懂得抓根本、谋长远。”

木龙村的村级阵地“借宿”在村小二楼,办公设施相当简陋,支部活动开展很不规范。为了完善阵地建设,我先后多次到区委组织部汇报。但由于部长事务繁忙,我跑了好几次都没能见着面。后来我找到了驾驶员的电话,终于一天早上在小面馆“偶遇”了部长,我立刻汇报了情况,很快专项资金就拨付了下来。加上之前我联系工商质监局、爱心企业争取到的7万元,阵地建设的资金问题终于解决了!现在,支部每周组织党员开展学习,定期召开村委会、村务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又逐渐找回来了。

“蒲书记,田头又缺水了,怎么办?”五社社长传来的消息非常重要。我连夜整理出村上水渠的相关资料,天刚麻麻亮就赶班车到区水利、农业等相关部门汇报情况,但没想到各乡、各村争取经费的报告像雪花一样多,看来回村等消息是不行了。随后两天,他们上班,我就守在办公室;他们下班,我就跟在领导后面“敲边鼓”。通过软磨硬泡,终于在最短时间争取到了水渠维修经费。“小蒲啊,我们再不把你这个事情办成,办公室的沙发恐怕要被你坐穿了哦。”区水务局办公室主任调侃道。

什么是根本?我想把支部的力量凝聚起来,齐心协力谋发展就是根本。什么是长远?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村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让群众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就是长远。只要大家目标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摆脱贫困。

心中装着群众才能凝结一线情感

“蒲书记,今天又有一个孩子没到校。”村小韩老师焦急地找到我。我急忙赶到孩子家,但家长的回答却让我无言以对:“村小条件那么差,学不学有啥区别,还不如在家帮点忙。”

是啊,17名学生只有1名老师,3个年级只有1间教室,破烂的黑板、残缺的课桌、漏风的窗户,学校的现状确实让人揪心,但一张张对知识充满渴求的稚嫩脸庞激励着我。“扶贫先扶智,绝不能让他们当‘穷二代’。”一方面,我随身携带着孩子们如饥似渴求学的照片,多次找相关单位汇报;另一方面,我积极向爱心企业求助:“王总,你不是一直希望支持教育事业吗,现在机会来了哦。”“吴姐,你老家是安云的,现在企业红火了,不能忘了家乡的孩子哦。”……就这样,终于筹集到2.3万余元捐款,用于硬化操场、购买校服、更换课桌、添置学习用具。曾是老师的我,每周五雷打不动地到校上半天课,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呼我为“妈妈老师”。

以前,我是1个孩子的妈妈;现在,我是18个孩子的“妈妈”。村民的情感是纯朴的,谁对他们好,他们就跟谁亲。我在木龙村的最大收获,就是赢得了村民对我的信赖,他们离不开我,我更舍不得他们。

穿行在如今的木龙村,看到的是村民满怀希望的笑脸;穿行在如今的木龙村,听见的是村民讨论致富的声音;穿行在如今的木龙村,感受的是村民奔向幸福的干劲。今天的木龙已在改变,明天的木龙定会更加美好……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