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贯穿地方两会始终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从5个关键词出现的频率可见一斑:创新,740次;协调,135次;绿色,350次;开放,238次;共享,84次。如此高频与一致,表明这一体现新时期发展内核的大思维、大战略、大格局、大智慧,已成为各地的内在需求和自觉行动。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喜人图景,正在全国范围内生动呈现。
随着2月21日安徽省人代会落下帷幕,全国31个省区市的两会圆满收官。梳理31份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不难发现,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五大任务有序落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创业、有效投资等重点工作加速推进,风险防控、环保红线、扶贫攻坚等难点问题已被提上更紧要的日程。
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贯穿地方两会始终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从5个关键词出现的频率可见一斑:创新,740次;协调,135次;绿色,350次;开放,238次;共享,84次。如此高频与一致,表明这一体现新时期发展内核的大思维、大战略、大格局、大智慧,已成为各地的内在需求和自觉行动。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喜人图景,正在全国范围内生动呈现。
这是一幅迸发着创新活力的图景。浙江的产业云服务与贵州的“云上贵州”不谋而合;重庆与四川在发展机器人产业上也异口同声;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在去过剩产能方面也都是斩钉截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各地纷纷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更可喜的是,创新已不局限于科技层面,延展到理论、制度、文化领域,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
这是一幅洋溢着协调智慧的图景。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点。北京、上海、福建、甘肃等多个省份对这一工作高度重视,着墨颇多。在区域协调上,有关省份也积极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应时而为,共谋发展。一场旨在让区域之间、区域内部、城乡之间发展更协调、更科学、更合理的探索正有序展开。
这是一幅承载着绿色期待的图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地处生态屏障的省份,认识尤为深刻。新疆提出,“把生态建设当做安身立命的大事来抓”;青海则表示,“确保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不仅如此,防治空气污染也成多个省份的工作重点。北京、天津、河北、上海、安徽等12省份明确提出降低PM2.5浓度、削减污染物排放等量化目标。
这是一幅彰显着开放自信的图景。2016年,将是中国与沿线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该战略所涉宁夏、广东、海南等18个省份,均提出要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挥区位优势,抢抓发展机遇。2016年,自贸区建设也将迎来关键一年。天津、上海、广东、福建等先行地区表示将加快推进先行先试的改革,争取形成更多可供推广的经验做法。江西、云南等地则是再次明确申报自贸区的积极态度。
这是一幅描绘着共享愿景的图景。天地之大,黎元为本。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今年地方两会上,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内容。各地围绕户籍、养老、收入、住房、教育等多个方面,承诺推进多项民生工程。而扶贫攻坚,更成为多省份的第一民生工程,其中有24个省份立下2016年扶贫攻坚军令状。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在这个春天里,在2016年全国两会即将开幕之际,人们期待看到一幅更加精彩的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美妙图景。
去产能
部分行业结构性产能过剩比较严重,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之一。去产能、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办法,研究制定全面配套的政策体系,因地制宜、分类有序处置。
安徽——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推进煤炭、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原则,妥善处置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僵尸企业”,倒逼过剩产能退出。落实不良资产处置、失业人员再就业和生活保障、财政专项奖补等支持政策,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
山东——下决心推动钢铁、煤炭、水泥、有色、船舶、玻璃、轮胎、地炼等行业去产能,实施化工产业搬迁改造和结构调整攻坚战。对丧失自我修复能力的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组、破产清算等方式,实现市场出清。妥善安置产能过剩行业失业人员。
广东——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化解产能过剩的“牛鼻子”,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组、破产清算等方式分类处置,逐步实现市场出清。扩大国际产能合作,推动富余产能和生产环节向外转移。促进加工贸易、传统优势产能向粤东西北地区梯度转移。加快淘汰水泥、造纸等落后和过剩产能。
河北——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化解过剩产能的牛鼻子,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组乃至破产清算,实现市场出清。年内压减炼铁产能1000万吨、炼钢800万吨、水泥150万吨、平板玻璃600万重量箱。加快淘汰落后技术工艺、生产设备,坚决化解过剩产能,到“十三五”末,钢铁、水泥、平板玻璃产能分别控制在2亿吨、2亿吨、2亿重量箱左右。
山西——多措并举化解煤炭过剩产能,按照国家政策依法淘汰关闭一批,推动行业重组整合一批,减量置换退出一批,依规核减一批,搁置延缓一批,严控增量,主动减量,优化存量。精心组织煤炭企业合理生产,严格治理和打击违法违规煤矿建设生产经营行为。加强组织,搭建平台,推动产运销用各方面密切协同,促进煤炭销售。帮助困难企业妥善解决职工就业、工资、社保等问题。
内蒙古——把控制新增产能和承接产业转移结合起来,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研究制定总体实施方案和分类推进办法,通过技术改造升级一批、兼并重组整合一批、对外投资转移一批、严格标准淘汰一批、完善政策扶持一批,稳扎稳打、有力有序地做好工作,务求取得实质性进展。对产能过剩、技术落后、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取消各类保护性措施,倒逼其转型升级或退出市场。支持产能过剩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产能合作。
重庆——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和法治办法,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和空壳公司,严格执行能耗、环保、安全和质量技术标准,疏堵结合,严控过剩产能。适应消费分层、分化的趋势,引导企业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满足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提高有效供给能力。妥善处理市场出清中的各方利益诉求,做好企业兼并重组、依法破产和职工安置工作。
四川——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摸清底数,科学确定化解过剩产能目标任务和实现路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分业施策,采取兼并重组、消化淘汰、对外转移、管控增量等方式,化解钢铁、煤炭、平板玻璃等行业过剩产能。积极稳妥、分类有序处置“僵尸企业”,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同步做好职工安置工作。
新疆——把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作为突出任务,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制定全面配套的政策体系,因地制宜、分类有序处置。加快推进建筑节能改造,所有县市新建居住建筑全面执行了节能强制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