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2016全国两会

解读“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

文章来源: 人民网 发布时间: 2016-03-07 责任编辑: 肖冰
+|-

  收入

收入达到中等偏上

本报记者 吴秋余

【图景】5年之后,你的腰包有多鼓?专家测算,按照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5%算,到202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增加到3万元。一个三口之家,家庭年均收入在9万元左右,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

【解读】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说,初步测算,按照“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确定的目标,以2015年的价格计算,2020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从目前的近2.2万元增加到3万元。这样的收入水平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会明显降低恩格尔系数,推动消费结构升级。

“6.5%这个增长目标充分考虑了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的需要和可能,按照这个速度,能够顺利实现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并与经济增长保持基本同步。”潘建成认为,随着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收入分配改革的不断深入,这样一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纲要草案提出,实行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明显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这充分体现了共享发展的理念。”潘建成认为,缩小收入差距,增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形成“橄榄形”结构,会使社会更加稳定、和谐,整个社会的幸福感会增加。

“实现居民收入增长目标,最大难点在于目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需要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潘建成说,而在缩小收入差距方面也有难点,因此既要有顶层设计,也要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鼓励不同地区进行试点,探索出更加切实有效、多方兼顾的改革方案。

【感言】湖北省英山县百丈河村支书王金初代表:收入翻番的难点、重点在农村,尤其是在地域偏远、交通不便的农村。城镇化建设、现代化农业、土地改革等措施将成为“老乡”们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农村地区扶贫攻坚,首要的是完善交通基础设施,让农民走得出去、农产品运得出去。

(本报记者 程远州整理)

就业

饭碗端得更加踏实

本报记者 白天亮

【图景】5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000万人,越来越多人当上“小老板”、端起“新饭碗”,有活干、有钱挣,无数“草根”的创业梦想被激发,劳动者生活更加体面、更有尊严……

【解读】“‘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的就业目标体现了对就业的重视,这也是保持就业局势稳定的要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所长郑东亮介绍,未来五年,我国劳动力供给仍处于高位,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在9亿人以上,每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约1500万人。每年城镇新增就业数量达到1000万人,再加上自然减员产生的岗位,方能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保持就业稳定。

“虽然增速放缓,但实现新增就业5000万人目标有条件、有信心。”郑东亮说,信心来自于三方面。

其一,经济平稳发展将为就业提供支撑。“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是基数大了,增量不减,容纳的就业量也会保持在相当的水平。”郑东亮说。未来5年,随着经济总量的进一步扩大,GDP增速保持在6.5%以上,相应的增量会容纳可观的就业量。

其二,经济结构的优化有利于扩大就业。据测算,产业增加值同比每增长1个百分点,二产可以增加就业61万人,而三产可以增加就业70万人。“纲要草案提出,加快推动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预计到‘十三五’末第三产业吸纳就业占比将超过50%,带来更多就业机会。”郑东亮说。

其三,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将为就业稳定保驾护航。

【感言】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李宁波代表:没有稳定的就业,发展不可持续;没有高质量就业,百姓不会幸福。实现未来5年就业目标,要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在调整产业结构时,优先考虑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企业、服务业、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建立面向人人的创业服务平台。

(本报记者 庞革平整理)

教育

九成多人能上高中

本报记者 张 烁

【图景】这是令人期待的图景:5年后,农村娃的学校硬件上来了,好学校的“大班额”越来越少,义务教育发展更均衡;85%的儿童能够进入幼儿园,90%多的孩子能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

【解读】“纲要草案关于教育的表述,反映了促进公平的公共教育政策价值取向。”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说。

今后5年,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8年,有何意义?张力解释,从近年来这一指标增幅看,大约每10年提高一年。“十三五”时期国家将在高中阶段分步渐进免除学杂费,并继续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由此可望更好提升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适度加大这一指标增幅,5年提高0.57年,可以增加人力资源开发红利,弥补“人口红利”减少的影响。

有了蓝图,就有了方向。张力表示,下一步,教育部将出台全国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以提高质量为主线,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把教育现代化6个重大工程落到实处。未来5年,教育质量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全国学龄人口以及从业人员获得正规教育、各类学习进修的机会更丰富,方式更便捷,渠道更多样,更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感言】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宋永忠委员:纲要草案提出的目标,意味着今后5年我国教育结构重心将会上移,接受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人口将大大增加。

另外,教育均衡发展开始追求更高质量,改革更加精准、更加接地气,更加有针对性。5年后,学生更加“乐学”,教师更加“乐教”,家长更加“乐观”。

城镇化

更多农民工变市民

本报记者 冯 华

【图景】未来5年,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农民融入城市,成为新市民。在这个挥洒汗水的城市里,他们不再是异乡人,而是实现了真正的安居乐业,他们的子女也不用再做留守儿童,在城里上学、“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不再是奢望……

【解读】“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城镇化的目标更明确,路径更清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叶兴庆表示,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其中的关键是户籍制度改革。纲要草案提出,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激励机制上,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健全‘人地钱’挂钩政策。这样一来,中小城市的落户门槛会进一步降低。”

居住证制度“含金量”更高。“值得注意的是,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之间,还有15%的农业转移人口落不了户,或者不愿落户,这部分人怎么办?”叶兴庆说,纲要草案对此也有充分考虑,就是提高居住证制度的含金量,要加快覆盖未落户的城镇常住人口,让他们也能依法享有居住地义务教育、就业、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

【感言】甘肃张掖市委书记毛生武代表:实现未来5年城镇化目标,关键是从根本上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城乡统筹,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合理流动、均衡配置。当前迫切需要深化户籍制度、农村土地制度等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因地制宜,让进城务工人员转为市民。同时,也要注重发展规律,重视小城镇的布局和发展。

(本报记者 曹树林整理)

脱贫

精准脱贫不落一人

本报记者 王 浩

【图景】五年后,你再回到大山深处的家乡,可能会变了模样:贫困乡亲富了,家乡美了。产业扶贫,易地搬迁……一系列超常规举措,将使农村贫困人口和我们一起步入全面小康。

【解读】“今后五年脱贫目标是硬约束性指标。”中国人民大学反贫困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汪三贵说:“经济增长并不意味着贫困减少了。现在剩下的贫困人口,大多数是自身能力弱,或者居住在不适宜生存的地方。扶贫方式必须要转变。”

怎么扶?“‘五个一批’是主要脱贫路径。”汪三贵说,要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具体情况分类施策,通过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各脱贫一批,剩下的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由社保政策兜底脱贫。

汪三贵说,打赢脱贫攻坚战,党和国家的力度、决心前所未有,有超常规政策,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有贫困地区内生动力,脱贫目标一定能实现。

【感言】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达吾莱特迭村支书那布拉夏·胡加洪代表:纲要草案中把民族地区列为脱贫攻坚重点,给了我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各地农村情况千差万别,致贫原因也各不相同,只有精准扶贫,找准“药方”,才能精准脱贫。实现脱贫也要靠内生动力,靠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自身努力,大家拧成一股劲,一定能够如期脱贫。

(本报记者 杨远帆整理)

养老

老有所养安享晚年

本报记者 李心萍

【图景】五年后,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将从80%提高到90%,有更多的人被纳入养老保险体系,无论你是农村或是城镇居民,老有所养有底气。同时,随着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的推进,对养老金可以再多一份安心。

【解读】“纲要草案关于养老保险的一大亮点是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从80%提升到90%。” 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说,这意味着至少需要净增8400万人参保,到2020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应达到9.45亿人以上。而要实现净增8400万人参保,考虑到自然减员因素,“十三五”时期新增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应达到1.36亿人左右才能保证参保率目标达成。“在今年全面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后,将有5300多万人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其中包括3900万在职人员。除此之外,还需要新增8300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为此,需要加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扩面征缴工作。”金维刚说。

【感言】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罗家河湾村马玉花代表:未来五年实施全民参保,加大养老救助,对农村人来说是“大礼包”。养老服务不能落下农村老人。从纲要草案中能看到国家养老服务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农村养老一靠投入,二靠人才,培养适合农村的护理师群体。5年后,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都能安享幸福晚年。

(本报记者 朱 磊整理)

视觉统筹:张芳曼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