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常住人口2172万,机动车保有量562万,只听这两个数字,就知道这里一定是北京。有人评价,早期人口和机动车的增加都给北京带来了发展的动力,但现在可能已经成为北京发展的负担。
数据显示,2015年,北京全年全路网的拥堵指数达到了5.7;还有数据称,北京一天内的堵车时段接近4、5个小时。再加上仍然令人困扰的雾霾,北京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难题,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昨天,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北京代表团举行开放日活动。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是否会成为常态?拥堵费何时开始征收?未来疏解产业、人口如何实现,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作出了回答。
在北京团开放日接近两个小时的集中采访中,和交通有关的问答时长占到总时长的三分之一左右。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就涉及拥堵费与单双号限行。
今年一月,北京市交通委提出,将研究实行快速立法,为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提供法律保障,今年在交通治堵方面计划有新的政策出台。不少媒体猜测,这可能是为尾号限行政策提供立法保障。再加上去年年末,北京地区频发发生重污染天气过程,空气质量几度爆表,红色预警中“单双号限行”政策减排效果显著,更让“采暖季单双号限行”的猜测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此,李士祥表示:今年4月份尾号五日限行政策到期,继续延续还是有新政策出台将在三月底公布,但可以肯定的是,北京不会草率的出台常年单双号。
李士祥至西湖,单双号一般在两个前提下实行。一是重大活动,一是极端天气。首先要把这两个问题,尤其是极端天气问题研究透。极端天气是有规律的,地形和气候共同影响极端天气。未来怎么停,怎么限制,现在又在调整应急预案,以后会先停国1,国2,国3等高排量的车。不会草率提出常年单双号限行,今年先把问题研究透,看看效果再继续研究。
同样受到关注的还有北京酝酿征收“拥堵费”。从几年前的否认到现在“拿上台面”,李士祥坦诚,作为一项经济调节手段,北京确实已经在研究相关政策,但他承诺,这不会是一项拍脑袋的政策,还需要调研论证。现在行业主管部门和法制部门在研究论证,但并不意味着三月就会出台,需要走程序,而且会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
这些政策的目的,是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但人们生活在城市之中,出行需求还需要充分满足。北京是否能在“限行、收费”之后,提供给人们足够的替代出行方式,才是治堵控车的治本之策。李士祥给出了以下几个数据:今年打通东城、西城50条断头路,增加城市道路微循环;今年中心区地铁建设密度增加,到年底,北京轨道交通总里程将突破550公里;到2020年,北京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5%。
李士祥表示,必须承认现在路网密度不够,地铁公交衔接不够,北京将会持续加大投入。通过智能化的管理,在现有路网上研究哪些路口可以掉头,哪些路网可以转弯等。
李士祥表示,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还可以解决在冬季排放贡献占比达到1/3的尾气污染。环保部此前曾表示,目前实施的重污染治理措施和应急举措,部分在冬季采暖季效果不佳,仍需要调整。李士祥表示,北京还会继续淘汰污染企业,最终目标是淘汰1200家;同时,对燃煤及扬尘治理加大投入,重点治理城乡结合部400个村的散煤燃烧问题。
在今年的两会上,积分落户的话题同样备受关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等15座特大或超大城市均已提出积分落户。其中,北京此前已经对积分落户政策征求社会意见,目前相关政策还未最后落地。有代表提出,积分落户政策门槛不宜过高。
对于未来北京的积分落户政策走向,在昨天的开放日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透露,北京的前提是控制人口规模,北京在居住证和积分制落户方面门槛比较高,但并不意味着不许进入。实际上,北京是要吸引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文化、科技等人才,这些高端人才北京仍然是欢迎的。
在控制人口“增量”的同时,北京还要计划继续做“减法”。李士祥透露,北京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四套班子”,将在明年年底搬到北京市行政副中心,也就是通州,从而带动人口向外疏解。同时还规划了三个新城区,包括大兴区,顺义区、昌平区,按照新型城镇化规划,承接北京功能向外疏解,功能疏解,带动人口疏解。央广网北京3月8日消息(记者杜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