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2016全国两会

黄友义:增进同发展中国家联系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文章来源: 中国网 发布时间: 2016-03-09 责任编辑: 李云鹏
+|-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兼总编辑、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黄友义在全国政协新闻出版界别小组讨论会上 (于亚男 摄)

中国网3月9日讯(记者 于亚男)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深化中外人文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兼总编辑、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黄友义3月8日在接受中国网专访时表示,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方面,除了我们自身要转变观念、熟悉国际话语体系、掌握其传播规律,让中国话语体系和国际接轨之外,还要加强跟发展中国家媒体、新闻管理人的联系。

黄友义委员指出,当前我国援外经费基本上主要用于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轻重工业、农林业及手工业等方面的合作,帮助他们培养人才,密切联系。然而在传媒行业,我们对发展中国家媒体从业者的培训工作、甚至是互访还都十分有限。由于对中国不够了解,这些国家在报道与中国相关的事件时,就很容易采用西方大国媒体的观点。

“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媒体负责人和编辑记者都是有过西方国家留学经历的。他们熟悉西方的话语体系,在报道中不免受到影响”,黄友义委员进一步解释道,“即使是没有西方留学经历,因为本国历史上可能是西方欧美大国的殖民地,所用的教材也多来自曾经的宗主国。”这种“血缘上的联系”使得他们在对涉华事件的报道中自然而然地去参考那些国家媒体的消息,很少关注中国媒体的报道,难免有失偏颇。

对此,黄友义委员认为,只有同发展中国家的新闻工作人员增进联系、加强培训,才能建立起一支了解中国的外国新闻界的朋友队伍。

在接受采访过程中他还表示,国内媒体在对外传播工作中,外国专家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以前,他们更多起到的是语言专家的作用,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把他们当作整个对外传播队伍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来自国外,更了解当地受众需求。要把他们从简单的语言专家发展成我国对外传播队伍有机整体的一部分,从话题设置、选题制定,到采、编、译,包括最后的传播,都应该让他们参与进来”,黄友义委员这样说道。

针对一些受聘外专在工作初期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黄友义委员建议,平时我们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主动给他们介绍一些情况,同时给他们提供多种培训,为他们创造学习机会和条件。更重要的是,知识在实践中积累,只有让他们通过亲身参与,才能更好地了解中国国情。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