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中南电力设计院副院长尹镇龙 摄影:吴琼静
中国网3月11日讯(记者 吴琼静)用电是每个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2015年国民经济的重大进展中,我国农网改造升级和无电地区的电力工程建设积极推进,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基本解决。同时,政府工作报告里在2016年的工作目标中也提出,要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互联互通、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全国政协委员、中南电力设计院副院长尹镇龙就“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电力建设机遇、电力供给侧改革等问题接受了中国网记者专访。
“一带一路”给电力建设提供新机遇
尹镇龙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电力工程建设领域,从规划、建设到运营,都已经形成了很强的能力,而伴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迎来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口,单位GDP的能耗强度也是逐渐降低的,因此在建设领域存在有优势产能过剩的情况。通过“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去,可化解过剩产能,工程建设是为了实现能源的利用,项目的建设为我国的能源安全和沿线国家的互通互济,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和机遇。
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能源的供给侧改革
尹镇龙表示,加强供给侧改革的力度,是政府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提出的重要举措。转变原来以量能和要素驱动的粗放型生产方式,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和效率。尹镇龙认为,能源领域尤其是电力建设行业的供给侧改革,需要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下进行。
在能源供给方面,首先要进行技术创新,实现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提高供给质量;要统筹协调整个能源布局,进行科学调配;注重绿色环保、资源节约;也要实现开放式发展,让能源既能走出去,又能引进来;同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惠及民生,使普通的老百姓能有获得感,共享发展的利益。
同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6年要启动一批“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建设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等重大项目。对此,尹镇龙认为,我国一次能源的分布是极为不平衡的,能源需求强度高、需求量大的地方一次能源相对匮乏,而需求量相对少的西部地区则是一次能源比较富集的地方,在国家层面要实现能源的统调统配,通过特高压的建设,将能源进行一部分转移,能有效改善能源分布和需求的矛盾,服务经济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