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3月19日讯(记者 李春晖)在去年底迅速火起来的高频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毫无悬念的被列入了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这意味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不仅仅停留在“讨论”或是“热议”,而是真真正正吹响了全面行动的号角。
两会期间,有代表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称为“结构闯关”,犹如上世纪80年代的“价格闯关”,以此来形容推进供给侧改革所需要的勇气与智慧。诚然难度不容小觑,但改革的步伐不会因此停滞。在“十三五”规划纲要、政府工作报告的指引下,各行各业发起了供给侧的改革攻坚战。
钢铁、煤炭业
供给侧改革方向:化解过剩产能
难点:人员安置
解决方案:政策托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其中“去产能”居首位。在“十三五”期间,国家将钢铁、煤炭行业作为“去产能”的突破口。
钢铁、煤炭行业都是产能过剩问题非常严重的行业,因为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产品卖不上价钱,“钢铁价格贱过白菜”、“卖一吨煤的利润买不到一瓶饮料”。中钢协会员企业2015年亏损面达到50.5%;中煤协统计的90家大型煤企(产量占全国的69.4%)2015年前11个月利润总额同比降了90.7%。
因此钢铁、煤炭行业成了各行业中首先被给予去产能“量化指标”的行业。今年2月,国务院先后发布《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和《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两个文件提出:从今年开始,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吨-1.5亿吨;用3-5年时间,再退出煤炭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煤炭产能5亿吨左右。
从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透露的消息来看,这两个行业的部分企业、地方政府已经积极行动起来。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省长张庆伟表示,到2020年,河北省钢铁产能要压减到2亿吨以内。这意味着有60%的钢铁企业要关闭、整合,河北省政府已经制定出详尽方案。煤炭方面,据新京报统计,山西、内蒙古等六省份也已经公布了未来3-5年内的煤炭去产能目标,计划削减产能总量已经高达3.3亿吨。
去产能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对企业的挑战之一是员工的安置再就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曾表示,通过对煤炭、钢铁行业进行初步统计,预计共涉及180万职工的分流安置。
因此去产能过程中,不仅需要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还需要财政、金融等方面给予专项政策支持。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中央财政将安排1000亿元专项奖补资金,重点用于职工分流安置。
经济学家厉以宁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记者会上也对政策托底表示了赞同:“职工下岗怎么办?所以中央现在的政策是包下来,与其养亏损的企业,不如养职工。职工生活有着落了,经过培训可以重新找到工作岗位。”
房地产业
供给侧改革方向:去库存
难点:市场分化严重、加剧调控难度
解决方案:因城施策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梅地亚新闻中心举行最后一场记者发布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透露了一组数字:去年年底中国楼市库存达到了7.1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了15.6%;今年1-2月份库存又达到了7.39亿平方米,增速达到了15.7%。同时陈政高表示,库存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
今年自春节以后,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一线城市楼市开启了新一轮的上涨之势,裹被子彻夜排号、开发商及房主坐地涨价、日光盘、地王等现象屡见不鲜。
在三四线城市苦战“去库存”时,一线城市楼市却出现“发烧”式回暖。“分化严重,而且日趋严重,一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情况大不一样。”陈政高称,“这就给我们调控带来了挑战,也是重大的课题。”
今年2月,央行发文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有关政策,规定在不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居民家庭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原则上最低首付款比例为25%,各地可向下浮动5个百分点。也就是说非限购城市首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可降至20%。
目前仍然在实施限购政策的城市只有北上广深和三亚,可见央行的房贷政策也考虑到了楼市分化的情况。但是房地产有关金融方面的政策还是考虑的是金融总量上的状况,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央行历来主张,在价格出现分化的情况下,要更好地发挥城市一级对于每一个城市房地产形势的判断,以及能够提供的有关政策的指导。”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因城施策化解房地产库存”,对此有专家预计,今年各地会密集出台“地方版”的楼市去库存政策。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列席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前表示,通过因城施策的努力,房价一定会稳定住。
消费品行业
供给侧改革方向:提升消费品品质、促进制造业升级
难点:引导海外消费回流
解决方案:提升质量、减税降本
去年1月时,财经作家吴晓波的一篇《去日本买只马桶盖》,掀起了一场关于“中国制造”的短板与未来方向的讨论,“马桶盖”不仅成了去年两会的“热词”,在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对其讨论热度仍没有消退。
在谈及国人到国外抢购电饭煲、马桶盖一事时,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表示“刺痛了我的神经”。“电饭煲、马桶盖的技术并不是太深奥,消费者之所以蜂拥至国外抢购,或许缘于国内制造业很多企业以‘低质低价’‘低质高价’的形式伤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董明珠称。
近年来,中国人赴海外“抢购某某”的新闻屡见报端,日本媒体将之形容为“爆买”。不仅仅是高科技产品和奢侈品,奶粉、纸尿裤、电饭煲这种日常消费品也都成了中国人抢购的目标。这种强大的购买能力令中国企业感到鼓舞,但是消费者对国产商品质量的不满意不信任,也令中国企业感到刺痛。
为了让消费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大的支撑力量、把国人的购买力留在国内,消费品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为重要。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提升消费品品质”、“促进制造业升级”,可见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是消费品行业供给侧改革的方向。
以奶粉为例,自从2008年“三鹿事件”之后,国产奶粉声誉骤降,国内消费者通过各种渠道抢购境外奶粉产品,甚至导致香港出台奶粉限购措施。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国内消费者到国外抢购奶粉的现象是“中国乳业人的耻辱”。“所以我们一定要振奋,要奋起直追,要提升我们奶业的品质,要唱响我们的品牌,要提高我们的质量,要恢复国人对民族乳业的信心。”韩长赋称。
在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看来,“提升质量”是供给侧改革乃至整个经济转型发展重要切入点。“通过改善质量供给,来释放消费潜力,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支树平在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而对于高端消费品、奢侈品,政府将通过降税等手段,将购买力“留在国内”。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两会期间在部长通道接受采访时表示,吸引境外消费回流的措施包括增加免税店、降低消费品进口关税等,“今年肯定会推出增加免税店的相关规定,也会对部分产品降税进行研究,择机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