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流程曝光 为何没用“吃瓜群众”

文章来源: 新京报 发布时间: 2017-03-05 责任编辑: 苏向东
+|-

  哪些意见建议写入报告?

共收集整理1270余条意见,吸收了300多处重要意见

新京报:报告起草过程中,总理都会听取哪些人的意见?

刘应杰:一般来说,每年总理主持国务院全体会议、讨论报告之后,报告草稿下发到31个省区市、中央党政军群各部门共148个单位,广泛征求意见。与此同时,总理主持召开3次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一次是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人士代表座谈会,一次是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座谈会,一次是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界人士和基层群众代表座谈会。

起草组在起草报告过程中,还特别增加了几场座谈会,包括与在中央党校学习的地厅级班、县委书记班的学员座谈;媒体代表座谈会,其中包括新媒体。

此外,去年起,起草报告有小创新:要跟外国专家座谈。

新京报:近年来中国政府网一直在做“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活动,今年征集到了哪些网民建言?

刘应杰:网民提出了很多建议,其中不少人关注“办事难”,反映各种各样的“奇葩证明”。比如有乡镇公务员留言说,他在乡镇中管公章,发助学金、死亡火化、亲属继承等都来找他盖章,公章都快磨平了。

新京报:通过那么多渠道一共征求上来多少意见?采纳了多少?

刘应杰:从各个渠道一共收集汇总整理了1270余条意见,经过起草组反复研究,最后吸收了300多处重要意见,这300多处重要意见当然不包括一般的文字性修改。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封面右上方,首次出现一个二维码,二维码下边写着“扫二维码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指标任务完成情况”。记者扫码发现,这个页面包括视频和制图两部分。

总理亲自将这些内容写入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专家告诉新京报记者,每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总理都会亲自修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总理也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见,亲自加入了不少内容”。

比如 “坚守节用裕民的正道”; “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等,都是总理的原话。总理还会做一些比较细致而具体的修改,“让科研人员不再为杂事琐事分心劳神”,这句话就是总理提出来的。“以实干推动发展,以实干赢得未来”,也是总理提出来的,他特别强调实干。

对于大气污染问题,政府报告里提出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强调加快改善生态环境特别是空气质量,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科学施策、标本兼治、铁腕治理,努力向人民群众交出合格答卷。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在近几年的两会上,总理多次对雾霾治理问题表态,要求铁腕治理。

2014年3月13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李克强总理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雾霾有关的问题时表示,要向雾霾等污染宣战,这已经成为重大的民生问题。他还强调,对包括雾霾在内的污染宣战,就要铁腕治污加铁规治污,对那些违法偷排、伤天害人的行为,政府绝不手软,要坚决予以惩处。

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也提出,要重拳治理大气雾霾。

科研人员的工作环境也是总理持续关心的问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道强调,切实落实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落实股权期权和分红等激励政策,落实科研经费和项目管理制度改革,让科研人员不再为杂事琐事分心劳神。

在去年5月底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九大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李克强就曾提出,让科研人员少一些羁绊束缚和杂事干扰,多一些时间去自由探索。要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推进科技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在选人用人、成果处置、薪酬分配等方面,给科研院所和高校开展科研更大自主权。

去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扩大高校、科研院所在科研项目资金、差旅会议、基本建设、科研仪器设备采购等方面的管理权限,为科研人员潜心研究营造良好环境,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新京报记者王姝 沙璐)

   上一页   1   2   3   4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