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 李文亮)2017年,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深化之年。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
党中央吹响脱贫攻坚冲锋号的首战之年告捷,但去年底我国仍有4335万贫困人口,越往后是越难啃的“硬骨头”。
滴灌式扶贫:变粗放为精细
3月5日,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就“脱贫攻坚工作”接受央视网记者专访(央视网记者郭城 摄)
湖南省十八洞村村口的石碑上,“精准扶贫”四个大字格外引人瞩目。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
三年多来,“精准扶贫”从十八洞村走向全国,7000万贫困线下的百姓,命运因此而改变。
“精准扶贫战略的提出,标志着农村扶贫开发理念的转变。”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认为,通过精准识别,一改过去“大水漫灌”的扶贫方式。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从面上掌握到精准到人,贫困原因个个门清,脱贫门路户户有数,各地探索出一批可复制、可借鉴、可持续的“精准扶贫”模式。
生态扶贫、搬迁扶贫、旅游扶贫、产业扶贫……因人因地施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扶贫方式,让贫困百姓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2013年至2016年,全国每年有超过10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累计脱贫5564万人。
“剩下的任务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一些贫困户稳定脱贫能力弱,更要针对不同致贫原因分类施策。”全国人大代表李海燕建议。
造血拔穷根:从“扶着走”到“自己跑”
精准扶贫,不仅要“扶起来”,更要“变输血为造血”,使贫困地区和群众“自己站起来”。
国家拿出真金白银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2016年,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投入超过1000亿元。但完全依赖政府力量并非长久之计,全国政协委员宋丰强认为,扶贫必须增强农民的内生动力,扶贫先扶志。
“地方穷,但精神不能穷。”全国人大代表马玉花认为,物质脱贫首先要精神脱贫,要先从思想上拔掉“穷根”。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在河北省阜平县骆驼湾村口的水泥墙上,习近平总书记4年前来考察时鼓励干部群众的这句话,被制作成醒目标语,时刻鼓舞着当地干部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精准扶贫成效明显,更可贵的是,人心不再“贫困”了,对于未来,阜平人充满信心。
“一个产业链,脱贫一大片”。在不少全国人大代表看来,脱贫最重要的是要有产业支撑。
2016年,十八洞村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8313元,成功脱贫,依靠的正是发展乡村旅游、养殖湘西黄牛、种植猕猴桃等产业。
“真正脱贫致富,产业发展是关键所在。”王光国是一位来自湖北省建始县店子坪村的基层代表,他作为村支书,带领武陵山区最贫困的山村,发展成了全省脱贫攻坚“样板”。
让农民背后有工厂、有企业,或者搞种植、养殖、加工,才能让他们在脱贫路上自己跑起来。
真扶贫、扶真贫,才能真脱贫
扶贫路上,足迹深深。从层层立下“军令状”到22个中西部省区市扶贫成效考核,中国的“脱贫”评估更重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直是总书记心之所系,不能让一个人掉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到,“要切实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最严格的评估考核,严肃查处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确保脱贫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脱贫摘帽”的过程中,要避免数字脱贫和虚假脱贫,做到真正脱贫。他解释了贫困县、贫困村摘帽的严格评估流程与标准,“脱贫摘帽”国家有相关办法,一个贫困县要“摘帽”,贫困人口必须降低到农村人口总数的2%以下。
细化、严格的评估和标准,正是为了确保“脱贫质量”。真扶贫、扶真贫,才能更精准、更可持续,才能真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