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转向架分厂钳工首席技师郭锐。中国网记者 魏婧 摄
中国网新闻3月7日讯(记者 魏婧)“我出生在一个铁路之家,我的祖辈、父辈都是铁路工人。能像他们一样亲手制造火车,是我从小的梦想。也正因为这个梦想,我有幸成为了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3月5日,41岁的全国人大代表郭锐第一次走上“代表通道”,站在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回答记者提问。“还是有点紧张。”答问结束后,郭锐对中国网记者说。
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换届之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次设立“代表通道”,邀请各方面代表亮相,讲述代表心声,展现代表风采。作为在第一场“代表通道”上亮相的10位代表之一,郭锐表示:“我并不是最好的,只是沾了行业的光。”
从拥有第一条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京津城际高铁,到走出国门、迈向数十个国家,从“和谐号”到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中国高铁在不断突破自我速度极限的同时,也将高铁背后的能工巧匠送抵众人的视野。
铁路世家的“玩童”
来自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转向架分厂的郭锐,是厂里的钳工首席技师。
能像祖辈们一样亲手制造火车,的确是郭锐从小的梦想。在他童年时期,身为钳工的父亲总是会用手中的工具制作出各式各样的物品。在郭锐眼中,这些工具就像“玩具”一样吸引着当时的自己,让他“手痒痒”。“我爸怎么干,我就怎么学,耳濡目染就看会了。”
仿佛遗传了父亲的巧手基因,9岁那年,郭锐趁父亲没在家,花了一个上午,仅凭几件简单的工具就将铁皮边角料打造成一只铁桶。他记得父亲曾评价过,这只铁桶的铁皮弯曲、窝边和咬合堪称完美,毫不逊色于市场上销售的产品。
虽然父亲也承认郭锐是一个学习钳工的好苗子,但郭锐初中毕业后对父亲坦露了想报考四方机厂技校做钳工的心迹,却遭到反对。当时许多人认为做工人又苦又累,而且地位低、工资低。因此,郭锐的父亲希望他能继续读高中。但拗不过郭锐对于学习钳工的执着态度,同时也有对他天资的几分试探,最终父亲还是尊重了他的选择。
求知创新的技术青年
1997年,郭锐从技校毕业,如愿进入四方机车厂工作。“刚参加工作时的工厂设备比较简单、生产工艺比较落后,主要依赖工人的操作技能。现在,我们建立起了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工人队伍。”郭锐说。
事实上,在20年的工作当中,郭锐就一直在用如今的人才标准要求自己。
在最初从事机车车辆的“核心部件”——液力变扭箱的组装、试验工作时,他靠着向前辈同事虚心请教和反复实验,钻研出了一套把加工后的部件再进行手工刮削的方法,大大提高了部件合格率。
2006年,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与日本川崎重工株式会社合作,引进200公里动车组项目,郭锐被调入位于青岛棘洪滩的转向架分厂工作。当时,他听很多人说 “高铁搞好了,会成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一个标志性产品”。来到了一个更大的舞台,他为自己感到高兴。
郭锐告诉记者,转向架之于高铁就像双腿之于人体,“一个人的腿如果没有残疾,就会跑地很快。如果这个腿有了毛病,就麻烦了。尤其是在奔跑的过程中出现问题,会非常危险。”因此,转向架对于高铁的安全和速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引进国外技术时,郭锐发现外方专家只会说明装配方法,对涉及装配的关键技术却始终守口如瓶。为了真正掌握这门技术,不服输的郭锐开始自己探索。短短两个月时间,他就和同事们突破了多项瓶颈难题,让外方专家惊叹不已。
这期间,郭锐先后从事了200公里转向架构架研磨,200公里转向架正、反装,200、300公里转向架落成、试验等工作,先后提出5项装配工艺,获得5项技术专利,解决了多个转向架制造中的技术难题。
如今,作为中车首席技能专家,郭锐已经拥有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郭锐劳模创新工作室"和"郭锐技能大师工作室"。求知与创新精神,也已是工友们的集体追求。
为工人农民代言
“代表通道”结束后,郭锐成了“红人”,媒体的约访应接不暇。当晚将近八点钟,郭锐才抽空给母亲打去电话。“我妈说看了直播,表现挺好,就是有点紧张。我说能不紧张嘛。”他笑着说。
对于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郭锐觉得分量很重。“我觉得作为代表,首先是要听基层的声音,应该把真正的问题在会议上进行反映。”
本次大会期间,郭锐打算提出关于在省市设立科技进步奖的建议。“目前只在国家层面上设立了科技进步奖,给工人农民的获奖比例是非常少的。”
“现在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我们高技能人才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有些非常好的创新成果。但这些创新成果拿到国家与科研院所等一些大的项目一起评比,往往很难获奖,工人、农民等一线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得不到保护,”郭锐说。
他建议,在省市设立科技进步奖,并在评选中增加工人、农民的获奖比例,通过调动广大一线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来更好地为产业发展服务,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创新型高技能人才队伍获得更大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