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
新闻

要闻直播两会图片中央领导下团组

独家视频现场直击记者会部长通道

两会
观察

图迹直通两会中国正在说两会天天评

图解中国访谈代表委员说报告全解读

独家
策划

习观中国3分钟中外观HI中国人

世相帧像深读碰词儿两会有数

当前位置:2018全国两会>正文

冯远征:佛系只是年轻人自我标榜 非走向衰落标志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8-03-14 10:28:54 责任编辑:吴亮

原标题:用“佛系”调适心灵 用奋斗实现自我

“都行”“可以”“随它去”“没关系”……这些被称为“佛系青年”的口头禅在日常生活中屡“听”不鲜。

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在公司里也遇到过这样的年轻人,“每个月拿几千元工资,任务交差了不会再多做别的事,让他当管理干部他都懒得干。这在我年轻时绝对不可能啊!那时候我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都成习惯了。现在其实可以退休了,但不忙就觉得空虚,感觉没为自己努力,没为社会做点什么。”他说:“凡事想得开,这种心态不是坏事,但如果为此不承担责任,那就不行了。”

全国政协委员、演员冯远征认为,所谓“佛系青年”“丧文化”,只是年轻人的自我标榜,有时是为了表现自己的个性,并非年轻人走向衰落的标志。“我自己也曾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有一种心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五六年前,我突然发现,自己是剧院的老人儿了,无形的责任就落到了肩上。”冯远征说:“年轻人的想法很多,如果加以引导,我相信他们有一天会意识到自己的责任。”

“佛系青年”现象非中国独有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要轻易否定年轻人,在中国的传统价值观中,既有佛家道家的无欲无求,又有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在一个人身上可以并行不悖。

张颐武介绍,“佛系青年”的现象并非中国独有,日本学者大前研一也提出过“低欲望社会”的说法。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张颐武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年轻人生活在一个相对富裕的社会,衣食无忧,难免产生动力不足、现世安稳的心态;二是尽管日趋富裕,社会竞争却日益激烈,给年轻人带来压力。当维持体面生活并不难,向上却要付出代价时,就容易产生“佛系青年”。

在俞敏洪看来,年轻一代有很多优点:没有传统的负担,生长于蓬勃的改革开放时代,受到良好的教育,有着全球视野。但同时,这一代人很多是独生子女,生活中本应经受的锻炼被父母和长辈的呵护排除了,“孩子不知道挣钱的艰辛,也不知道如何处理人际冲突”。所以,这样的年轻人一旦独立生活就会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我到底应该干什么,怎么去努力,怎么去奋斗,就像蜗牛一样,碰到障碍头就缩回去了”。

负面情绪不可能帮助你的人生

在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中,有不少人是青春奋斗的典型。

俞敏洪的人生经历就很励志。“我这么多年领悟到的一个事情是,负面情绪不可能帮助你的人生,能帮助你的一定是正面情绪和自我奋斗。迷茫的时候、累的时候可以休息、旅游,但千万不能消沉。”他说。

全国政协委员张威还有一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唐家三少。在成为网络作家前,张威有过一段3年的低潮期,“当时失业后心气很高,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最后才逐渐认清现实,扎扎实实去奋斗”。他利用空闲时间在网上写作,点击量越来越高,于是每天更新7000字,坚持了十几年,是业界有名的“劳模”。

说起“丧文化”,张威表示:“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沦落。我在自己的作品中都会传递一种价值观:失败了不是坏事,但只有通过不断地吃苦、努力和拼搏,才能成功。”

来自江苏的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军曼农业科技公司总经理鲁曼是盐城有名的“火鸡大王”,当初放弃十几万元年薪的白领生活,和男朋友一起养起了火鸡。“我们拿着火鸡,到城市的酒店一家一家推销,刚开始很多酒店连门都不让进。”有一次回到住处,两人忍不住抱头痛哭。

但如今回顾过往,她觉得有奋斗才有收获。鲁曼说:“‘佛系青年’这个说法,年轻人开开玩笑就可以了,语言调侃,释放压力,没必要当真。要找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年轻人还是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

“佛系”和奋斗可以统一起来

全国政协委员、导演郑晓龙因拍摄《甄嬛传》等电视剧而为年轻观众喜爱,谈到“佛系青年”,郑晓龙说:“中国那么大,有的年轻人可能对一些事情不满,会有些‘丧’,可以理解。但无论如何,你要做事,小到对家庭,大到对国家,不能什么都无所谓,爱谁谁,这不行。”

在郑晓龙看来,这一代年轻人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应试教育,缺乏人格教育,而后者在某种意义上更加重要。

“我们从小到大被教育要做一个成功的人,但做一个善良、正直的普通人也是值得追求的。用我诚实的劳动面对这个世界也非常好。”郑晓龙强调说。

张颐武则认为,一方面,我们要承认年轻人有这种心态是有原因的,另一方面,我们更要看到它的负面影响——如果这种心态过度流行,年轻人奋斗拼搏的精气神不足,社会如何发展?所以,如何让年轻人找回奋斗的青春,是我们需要直面的问题。

他建议,第一要对青年有更多价值观的激励,让他们明白中国的发展依然任重道远,青年不能故步自封;第二要让青年感受到奋斗是有成果的,努力是有回报的,让他们有更多创新创业的机会,在一个更公平的社会里有更多的获得感;第三,中华民族素有勤勉、奋斗的价值取向,可以把传统价值观与当代社会有机融合。

他认为,“佛系”和奋斗也不矛盾。“我觉得两种心态能统一会比较完美。”张颐武描述了一种理想的状态:用“佛系”调适心灵,保持心理健康,不会把某条窄路作为唯一的人生道路,而愿意拥抱更多元的选择;而多元选择也更需要青年为之奋斗,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对社会作出贡献。(记者 蒋肖斌 章正)

要闻

图片新闻

直播更多>>

全媒体矩阵

世相更多>>

帧像更多>>

中外观更多>>

专题首页 | 中国网首页

会议
新闻

两会
观察

独家
策划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