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3月15日讯(记者 戚易斌)每年的全国两会都被外界视为观察中国外交风向标的重要窗口。今年的全国两会正值“换届之年”,新一届政府的外交思路和对外政策备受关注。外媒称,今年全国两会上的各种迹象显示,中国正在强化外交体系,集中人力和精力,力求在外交上做得更多、做得更好。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3月15日报道,整合重组对外机构职能,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部署之一。根据13日提请全国人大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国将首设国家国际合作发展署,整合商务部对外援助有关职责和外交部对外援助协调工作,以布局大国外交、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等。公安部属下也将组建国家移民管理局。
报道称,上述改动反映了中国与世界的互动翻倍增长的新现实,外交的工作量大了,涉及面也广了,意味着更加敞开的大门,更加坚定的大国责任,以及与世界融为一体的意愿。
此外,从全国两会至今举行的多场记者会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和互利共赢的外交方针没有改变。官员和学者也借两会平台重申,中国不希望与美国打贸易战,无意与美国展开军备竞赛,也否认中国以“锐实力”向他国施压。
另据美国《侨报》报道,今年中国全国两会透露出的对外关系思路秉承了十九大的对外政策思想,即国内外两个大局的统筹,以及更加接近国际舞台中心的考量。
从本届两会观察,中国新一轮改革启动,“改革”一词被写入宪法,表明中国并没有停止改革,而是启动了更深层次的改革。
同时,官方也在多场合明确“继续开放”。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划时代地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并提出“进一步拓展开放范围和层次,完善开放结构布局和体制机制,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这意味着中国的“开放”也在升级,更多改善外商投资环境的政策已经在路上。
此外,“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宪法,相对明确地提出了中国宪法的世界观与秩序理想,使这一理念的践行上升到国家意志层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道出了中国超越冷战“二元对立”思维的外交思路,致力于推动形成全球“命运相连,休戚与共”。
报道还指出,两会过后,中国新一轮主场外交将拉开大幕。博鳌论坛、上合组织峰会、中非合作论坛等,都将是中国为全球治理贡献智慧的平台。在西方一些国家转向保护主义,外交政策内向化之时,中国仍是全球化的推动者,并愿意与世界分享发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