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综述)河北“高质量发展”之路:新起点 新动能 新机遇
中新网北京3月19日电 (记者 崔涛)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质量发展、雄安新区建设……对焦今年全国人代会上的这些中国关键词,河北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更为清晰。
新起点: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
“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重点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已连续多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四年以来,交通、生态环保、产业等领域率先突破,河北的发展也站在了新的起点之上。
“举全省之力推进重大国家战略和国家大事顺利实施,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表示。
2014年以来,河北累计引进京津项目15560个,资金13900多亿元。北京现代沧州工厂、张北云联数据中心等投产运营;首钢京唐钢铁二期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京津冀数字金融产业园等项目签约落地。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给河北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宝贵机遇。去年,首批批准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48家高端、高新企业入驻雄安新区。今年2月28日,新区首个重大交通项目北京至雄安城际铁路正式开工建设,建成以后将实现半小时通达北京。
北京携手张家口筹办2022年冬奥会,是河北又一重大发展机遇。河北正在编制《冰雪运动发展规划》和《冰雪产业发展规划》,决定用3年左右时间,把张家口建成国家冰雪装备生产基地,推动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在张家口落地生根。
王东峰强调,“我们对标对表党的十九大精神,明确了新时代河北发展的目标任务,突出抓好三件大事,打好六场硬仗,实施八项战略,深化九项改革,扎实推动河北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新动能: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
长期以来,背靠京津的河北产业结构偏重,GDP的增长依托于钢铁、煤炭、水泥等产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并不高。
在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长许勤看来,河北处于“三期叠加”、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高质量发展是破解发展难题和障碍的关键利器、根本路径。
从2013年起,河北开始实施“6643”工程,5年来,累计压减炼钢产能6993万吨、炼铁6442万吨、水泥7057万吨……“6643”工程超额完成。
2016年上半年,在全国第一钢铁大省河北,全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首次超过钢铁0.1%,成为工业第一大支柱产业,此后2017年,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再次增加。
2017年,河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增长107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增长1万家。新一代高速动车组、4英寸碳化硅、百吨级石墨烯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许勤表示,河北实施新的去产能三年行动计划,今年压减钢铁产能1000万吨以上;实施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指导意见,以工业设计、智能制造、绿色转型引领质量提升,优化供给结构;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在大数据应用、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10大领域推动产业技术创新,使新兴产业成为河北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新机遇:协同发展聚焦雄安新区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雄安新区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的河北的雄安新区,对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意义非凡,被外界视为补上经济发展新引擎的“最后一块拼图”。
雄安新区设立即将满一周年,曾经白洋淀边的小县城,如今已换了模样。
街道上,中国建筑、中国中铁、雄安光启等一大批央企、高新企业的标牌一字排开,颇为壮观。今年3月1日,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雄安校区等四所学校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北京市教育援助雄安首个项目启动实施,有助于提高新区对非首都功能和人口转移的吸引力、承载力。
雄安新区如何规划?怎么建?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长、雄安新区管委会主任陈刚认为,对雄安来说,有创新才有未来,有质量才有生命。从全国来看雄安,无改革创新,就无雄安价值。
“建设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我们要保持历史耐心,稳扎稳打,一茬接着一茬干,努力将雄安新区建设成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陈刚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