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
新闻

要闻直播两会图片中央领导下团组

独家视频现场直击记者会部长通道

两会
观察

图迹直通两会中国正在说两会天天评

图解中国访谈代表委员说报告全解读

独家
策划

习观中国3分钟中外观HI中国人

世相帧像深读碰词儿两会有数

当前位置:2018全国两会>正文

郑坚江代表建议:以市场竞争激活家庭医生动力

文章来源:北京晚报 发布时间:2018-03-20 18:47:13 责任编辑:苏向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医生。”病有所医的理想如何能切实实现?记者发现,在本次人代会上,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就如何改善家庭医生制度向全国人大提出了建议案和议案,从团队建设、医保制度、用药政策上为改善家庭医生建言献策。郑坚江代表建议,可考虑独立医生、私人诊所、民营医院等社会资本进入,以市场竞争机制激活家庭医生动力,实行家庭医生注册定期更换制,由居民自己选择签约医生,倒逼服务供方“签而必约”,切实服务落地。

郑坚江代表

建议将儿科医生纳入家庭医生

“今冬季节性流感高峰期,‘看发烧难’现象引发社会热议:流感高峰期5亿人的家庭医生去哪了?”全国人大代表郑坚江在《关于切实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建设的建议》中提出,近两年,我国大力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成效显著。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底,全国95%以上的城市开展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超过5亿人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人群覆盖率超过35%,重点人群覆盖率超过65%。然而,虽然从数据上看,全国签约人数已完成任务目标,但实施效果却不理想,只看指标不看质量,“被签约”、“为签而签”、“签而不约”等形式的签约现象普遍存在。

郑坚江代表指出,特别是结合冬季流感事件可以看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存在着医生数量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家庭医生多为公卫人员,常常是“大病不会看,小病看不好”;而基层医院没有儿科医生,难以提供有质量的儿童服务,这些都影响了患者对家庭医生的信任度和认可度。同时,配套政策和资源也不到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支持性政策规定较为笼统和粗糙,激励与约束机制失衡,基药普遍缺乏、断档。

郑坚江代表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参照英国家庭医生模式,并结合我国特有国情,切实推进有中国特色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建设。一方面,制定家庭医生计划,补好人才储备短板,签约团队应有儿科医生和康复保健师。另一方面,扩大签约家庭医疗保健服务范围,将家庭康复服务纳入,对标国外社区康复和慢病管理标准,切实做好老年人、儿童等重点人群的个性化服务措施。此外,可考虑独立医生、私人诊所、民营医院等社会资本进入,以市场竞争机制激活家庭医生动力,实行家庭医生注册定期更换制,由居民自己选择签约医生,倒逼服务供方“签而必约”,切实服务落地。

高友东代表

建议医保政策适当向社区医院倾斜

全国人大代表高友东也提出,尽管签约数据不错,基层群众却反映,家庭医生供需矛盾突出,签约服务给予居民的优惠不足,平台信息共享不畅,“签而不约”现象较为普遍。以药品数量为例,受制于国家基本药品制度,社区医院中不少药未纳入基药,很多病人需要的长效药要到大医院才能开到。以浙江绍兴越城区东湖镇卫生院为例,其药品配备数为320种,而绍兴市人民医院的药品配备数则达1600种。这样,在大医院看完病转到社区做疗养后,基层医院没有相应的药物,使签约患者并不能在基层享受上级医院目录药物。

高友东代表在《关于完善家庭医生政策更好服务居民健康需求的建议》中建议,调整医保报销政策,在现在医保政策的基础上适当向社区医院倾斜,提高签约医生就诊报销比例,实行差异化的医保支付政策,采取对符合规定的转诊住院患者连续计算付钱。同时,对于签约的慢性病患者,适当放宽基层用药目录,酌情延长单次配药量,减少病人往返开药频次。

河南团代表

三医联动解决制约因素

来自河南团的姜明等15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出,以强化三医联动为切入点,通过物价、医保政策联动,支持家庭医生根据不同群体的多层次健康需求,解决制约家医签约服务的相关因素障碍。具体来说,在物价方面,利用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市场调节价等政策工具合理制定签约服务费标准,合理体现基层医护人员的劳务价值;在收付费方面,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医保基金对康复、居家养老、慢病管理等个性化健康服务内容的分担比例;在医保支付手段上,增加线上购买通道,开通医保在线支付,方便居民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上进行自主购买,并实现医保实时结算。另外,通过药品目录、药品配送政策联动,扩大家医用药范围。(赵莹莹 )

要闻

图片新闻

直播更多>>

全媒体矩阵

世相更多>>

帧像更多>>

中外观更多>>

专题首页 | 中国网首页

会议
新闻

两会
观察

独家
策划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