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CEO姚劲波。
中国网3月6日讯(记者李智 戚易斌)“我认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重民生、务实效、有温度,字字句句都体现了‘政府干的,都应是人民盼的’这一为民服务的理念,”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全国人大代表姚劲波告诉记者,他最关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促就业的举措,认为这是给企业家们“打了一剂强心针”。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今年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化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他还强调,高职院校今年将扩招100万人,并拿出1000亿元用于1500万人次以上的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
“我在今年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建议中,就把职业教育作为关注的重点。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职业技能培训承载着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重要职责,”姚劲波认为,上述措施的出台,将有效缓解当前就业压力,解决国民经济主力军中小企业的技能人才短缺问题,极大提振用工市场信心,是对促就业的重大利好。
听到李克强总理说到“只要就业稳、收入增,我们就更有底气”时,姚劲波认为这句话给民营企业释放了明确信号。他表示,不论是减费降税、稳定就业、改善民生,只要目标明确,措施具体,保障充分,就能够攻坚克难,应对更大挑战,“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成为新时代的追梦人。”
【本网短评】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稳定之基,稳定和扩大就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不少行业紧缩裁员,很多人曾经的“金饭碗”黯然失色。与此同时,很多高技术岗位却面临着招工难、用工荒的问题。
一边是“金饭碗不金”,另一边是“高技岗难求”,这背后自然是中国经济升级、结构转型必然经历的阵痛。而要扭转这种需求的“错位”,离不开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投入,以及对职业教育毕业生在薪资待遇、事业发展等方面制度建设的不断完善。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扩大就业这一项工作任务中,提出要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并扩大招生规模,正是“对症下药”,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改变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现状。
另外,随着人工智能时代到来,很多简单重复类的劳动岗位或将被机器取代。但同时,人工智能也将提供很多有专业技术能力要求的新岗位。这也说明,掌握新技术才能在新的科技革命浪潮中站稳脚跟。未来,中国需要投入更多资源,建立多元化的培训模式和渠道,让更多的人享有学习、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创造出真正的“金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