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 题:向着梦想的接力——“90岁”与“95后”代表的“对话”
新华社记者
她,年近九旬,亲历新中国70年光荣与梦想,在时代变迁中一次次投入新的奋斗。
他们,身为“95后”,乘着改革开放东风成长,在新时代无限可能的大舞台中创新逐梦。
她和他们,虽年龄相差60多岁,但都有一个共同身份——全国人大代表,反映人民意愿,汇聚人民力量,一棒接着一棒为梦想而奔跑。
新华社记者日前采访了前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申纪兰、徐萍、邹彬三位代表。
1月22日,在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申纪兰走在村里街道上。 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话变迁:发展成就连着你和我
齐耳短发,深蓝上衣,黑色平底鞋。3月5日上午,申纪兰又一次步入人民大会堂。
从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始,她参加了历届历次全国人代会。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5周年之际再逢盛会,申纪兰格外激动。
这次来开会,申纪兰从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坐1小时汽车到长治市,再坐1个多小时飞机便到了北京。
1月22日,在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申纪兰走在村里街道上。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不少人听说过1954年申纪兰骑着毛驴出发去开会的故事。其实,那时太行山深处的交通状况让她连毛驴都没敢骑。
“路上都是羊肠小道,两边的沟很深,我没骑过,怕毛驴把我摔下山,去不成北京了。”申纪兰拉着毛驴走了7小时才到长治市,几经周转,一共花了4天才到北京。
“翻天覆地”——这是亲历新旧两个社会的申纪兰最深感受:
新中国成立前的西沟村山光秃秃的,沟里满是石头,“金、木、水、火、土,什么也没有”“饿死都没人管,还得交粮纳税”,村里妇女一辈子围着碾台、炕台、锅台转。
1月22日,在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申纪兰和村民交流。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如今西沟村山上种满了树,建起了森林公园。人均纯收入去年近万元,很多人家住进了两层小楼。“农民吃得好穿得好,看病有了新农合”“不交粮纳税,还有补贴和低保”……
“旧社会农民被压在社会最底层,活不成人样。在共产党领导下世道变了,人民当家作主了。”她的话,发自肺腑。
70年沧桑巨变,无论是全程亲历还是经历片段,都感同身受。
1月21日,在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2018年集体产业收益分红大会上,申纪兰(右)向获得荣誉称号的单位代表颁发奖旗。 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每当行走在城市,看见一栋栋高楼大厦和一个个住宅小区,“95后”邹彬特自豪:这些大都是我们农民工亲手建起来的。
砌墙是在中建五局工作的邹彬的本行,旁人看来枯燥乏味的工作,他却能做到出彩:2015年,20岁的他在巴西圣保罗获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优胜奖,实现了中国在砌筑组零的突破。
不仅赶上了崇尚技能、尊重工匠的时代,邹彬还见证了中国企业“走出去”。他的很多同事,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前往阿尔及利亚、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建设住房、基础设施等近40个项目,中建五局海外市场营业额已达300多亿元。
变化,不仅在物质层面。
3月6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山西代表团会议间隙,申纪兰(右)与王雅丽代表交流。 新华社记者 殷刚 摄
“95后”徐萍在成都一家文化传播公司工作,她从2016年开始组织“经典艺术名家讲坛”,邀请文学、音乐、美术等名家,免费面向基层群众谈艺论道,至今已进行了55场。
从一开始每场报名300人左右,到如今突破4000人,听众热情越来越高,有远在大凉山甚至外省的群众专程赶来听讲。
“开始担心曲高和寡,没想到大受欢迎。新时代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强。”徐萍说,现在市民休闲已经从原来听广播、看电视,发展到看展览、听音乐会。
3月9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湖南代表团会议上,邹彬(右)与其他代表交流。 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 摄
话奋斗:时代变化奋斗姿态如一
“我文化不高,你们大学生能有大作为,我就在我的范围里发发光。”申纪兰很谦虚。
但在徐萍眼里,申纪兰在新中国成立后争取男女同工同酬、多产粮食,改革开放后兴办乡镇企业、带大家致富,党的十八大以来关停污染企业、发展旅游业的奋斗经历,一辈子坚持“不转户口、不定级别、不领工资、不要住房、不调工作关系、不脱离劳动”的人生境界,都让她由衷地钦佩。
徐萍来自四川省青川县木鱼镇,上初一时,汶川地震夺走了她多位亲友的生命。
3月9日,邹彬(前左)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湖南代表团会议上。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 摄
“我们当地有句话,‘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徐萍说,党和政府调动了全国力量帮助我们,社会各界主动支持,感觉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在推着自己往前走。
徐萍受到一对来自浙江温岭夫妇的帮助。他们不仅连续3年资助她生活费,还带她去浙江玩,让她长见识。
独特的经历,让徐萍懂得了珍惜、感受到相互帮助的力量。大学毕业后,她选择了文化传播行业,想把温暖和正能量传递给更多人。办讲座工作繁琐,她拼尽全力,被同事们称为“拼命三娘”。
在2014年举行的“中北华宇杯”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瓷砖贴面和砌筑项目全国选拔赛暨全国建设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上,邹彬(前排右五)获得砌筑组第一名(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因为热爱,因为想回馈,总有使不完的劲儿。”徐萍说。
内秀的邹彬,则是另一种努力。
黝黑的皮肤,瘦瘦的身材,话不到两句就红了脸——邹彬时常沉浸在与砖瓦的“对话”中,甚至说起其他事情都会拿砌墙来比喻。
邹彬16岁外出打工,在工地搬砖头、和灰浆。有一次,一位老师傅回到工地,发现自己未砌完的墙高出了1米多,而且质量很不错,原来是邹彬的“杰作”。从此,他便与泥瓦刀结下了不解之缘。
邹彬在给工友“打样”(2018年2月8日摄)。新华社发
有时,为砌好一面墙,邹彬会反复推倒重来多次。看到好“作品”,就主动上门请教,甚至绘成草图带回家反复研究、琢磨。
“我走哪都爱看建筑,出国比赛看了不少建筑,那不只是建筑,更是艺术。”邹彬感到,自己不是打工而是创作。初中毕业的他恶补理论知识,学看图、测算,一心想达到“很高的创作水准”。
“能达到申代表那种状态和境界,一定是有坚定信仰的。老一辈给我们树立了榜样,让我们看到信仰的力量。我也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努力发好光。”邹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