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山地城市再生水厂建设模式 出水标准再提升
在汇入在南明河的支流中,小黄河、麻堤河、花溪河被当地百姓戏称为“彩河”:小黄河的水黄,麻堤河的水黑,花溪河水绿。三条河交汇在南明河内变成了一条“彩带”,两岸大量生活污水让河水浑浊不堪。
如今,三条河的水多了一座“守护神”,变成了浑然一体的清。守护河流的中国水环境集团麻堤河下沉式再生水厂坐落于花溪河、小黄河、麻堤河三条河流交汇处,总占地面积约 1.418 公顷,建设总规模 3 万m3/天。
但来到这里并不容易发现有一座污水处理厂。厂区地面是一个生态活水景观公园,附近居民很喜爱在这里休闲散步,周边还有一座小学和比较密集的居民区。实际上,再生水厂就全封闭“藏”在地下,地面仅保留了综合办公楼,保证了地面无臭气和噪声的二次污染,节省了土地资源,周边居民生活也全然不受影响。
为何就地建厂处理污水,又为何把污水厂建在地下呢?高霖介绍,贵阳属喀斯特地貌,城市用水调度难,土地资源稀缺。贵阳市原先规划采用“大截排”规划方案,在南明河下游建大型再生水处理厂,上、中游不建厂,设计污水收集管径大、距离长,涉及大量拆迁及土地征收,工程投资较大。
为解决提标扩容难题,克服传统大截排模式带来的收集难、回用难、投资大、成本高等问题,中国水环境集团经过反复调研提出“环境友好型、土地集约型、资源利用型”下沉式再生水系统和“适度集中、就地处理、就近回用”的规划理念,对原市政规划重新进行优化,分散就地建厂。
2018年6月14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总河长孙志刚到贵阳市南明河开展“保护母亲河 河长大巡河”活动,实地调研中国水环境集团青山下沉式再生水厂,充分肯定贵阳市采取分散就地建厂的方式推动南明河治理取得的显著成效。
“下沉式再生水处理系统的应用,节省建设用地及卫生防护带用地共计1053亩,节省管网建设、征地投资约15亿元,调水补水的运行电费约3000万元。”高霖说。
与此同时,对于南明河这条缺水的母亲河,补水也成为河道治理的重点。
“即使污水处理厂用一级A 标处理后排出的水仍然是人体不能直接接触的污水。为增加河流水量,南明河只能被迫用沿途污水处理厂排出的水补充,加上城区分段筑坝,使得流速变慢,又会导致河流自我净化能力的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的提升,南明河水质仍然得不到改善。” 黄成德说。
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水环境集团在治理过程中自主提高水质处理标准,主要水质指标稳定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项目重点子项目之一贵阳青山下沉式再生水系统,是国内首个出水标准达到地表水Ⅳ类、实现河道生态补水的成功案例,地上并被定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永久会址。
据了解,高品质再生水厂实现河道生态补水近2亿m3/年,每年节省生态调水费用1.58亿元。水质达到高排放标准后,为南明河补充景观用水。
通过实施再生水厂和再生水收集管网建设,贵阳市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考核标准,并顺利通过国家专家组考核验收。
中国水环境集团贵阳青山下沉式再生水厂
“贵阳治水”见成效 切实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
“南明河美丽的河,传递心灵的话语,南明河美丽的河,铺洒理想的阳光……”《南明河,美丽的河》这首贵阳的城市之曲又在初春时节唱响在南明河畔。
优良的生态环境与百姓的美好生活紧密相关,生态环境每一寸的改善都被百姓记在心里。在南明河施工过程中,当地百姓大力支持,自发送来牛奶和鸡蛋,用行动感谢治理和守护南明河的施工人员。在以“守护母亲河”为主题的摄影展里,来自全国各地100幅参展作品,呈现了当地百姓和游客眼里南明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后的美丽景色。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81岁的贵阳市民、生态环保志愿者雷月琴,用34年手绘6张南明河治污地图,对河段整治如数家珍。在她的回忆里,南明河从一条可直接饮水的河流,变差、变黑、变臭,成为“失去生命的河流”,终于经过3年多的系统治理,回归了往日风采。
“南明河是是贵阳人的故乡情结所在。南明河水清回来了,我们老百姓打心底里自豪、满足。”雷月琴说。
随着南明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逐渐恢复,“母亲河”的人文底蕴得到再现,南明河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成为国内同类河流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样板和推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成功案例。
该项目也是国内城市黑臭河道治理的范例,被财政部列为全国8个首批新建PPP示范项目之一。同时也是国家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发改委等部委的PPP示范。而更重要的是,人民亲身感受到南明河水质变化,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幸福感、获得感与之俱增。
贵阳市经过多年对南明河的治理和保护的积极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贵阳治水”模式——民众得实惠,既享有“水清岸美有文化,鸟飞鱼跃人欢畅”的自然景观,又有“变政府争利为让市民获利”的实际好处。
陈晏多次表示,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是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重要内容,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治水”当作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抓紧抓好,以实际行动扛起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责任担当,全力管好水、护好水、治好水、用好水,推动新时代贵阳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