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前瞻:疫情压力测试,两会如何书写国家治理的中国答卷?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0-05-20 10:20:59 责任编辑:李高思
作者:张子扬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0-05-20 10:20:59

(两会前瞻)疫情压力测试,两会如何书写国家治理的中国答卷?

中新社北京5月20日电 题:疫情压力测试,两会如何书写国家治理的中国答卷?

中新社记者 张子扬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的背景下,作为年度最重要的政治大事,延期多时的全国两会即将在北京召开。分析指出,相较近年来两会聚焦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生、脱贫等“传统”议题,经历疫情“压力测试”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或会成为两会日程表中重要的共商“元素”。

“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指出。

制图:张舰元

这场大考,对于“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中共设定的目标进程有何影响,中国将怎样调整步伐推进其“第五个现代化”,即将召开的两会或给出一份“答卷”。

在2月3日举行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习近平直指国家在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多项亟需弥补短板和不足的举措。梳理发现,针对问题所在,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在众多公开讲话和指示中,多次提及“体系”“机制”“制度”等关键词,相关论述中既涉及宏观决策部署,也涵盖微观操作措施。

比如,要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处理急难险重任务能力;要对公共卫生环境进行彻底排查整治,补齐公共卫生短板;要加强法治建设,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要系统梳理国家储备体系短板,提升储备效能,优化关键物资生产能力布局等。此外,一些官员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作风飘浮、甚至疫情的基本情况一问三不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时有发生。

资料图:工作人员正在准备检测试剂。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受访专家分析,最高领导人就“大考”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分门别类“点题”,一方面藉此“大考”欲从机制、制度等方面着手,进行“精准化”顶层设计,另一方面在“斗争实践中考察和识别干部”,以更宽的视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配置人才。由此不难发现,“体制、机制以及人”,均是“答卷”过程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课题。

“通过这次疫情防控的压力测试,一些问题得到充分暴露,并创新出许多新的互动方式和解决问题的办法,都将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基础。”复旦大学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长忠表示。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戴焰军认为,作为了解中国政治风向的重要窗口,针对疫情之下暴露出的问题,来自各行各业的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如何“应答”,在有限的会期内提出真知灼见,将“已经遇到的问题、还未想到的问题”及时总结归纳,并在与会人员中形成共识,将是代表委员聚议国是高水平的体现。

在受访专家看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为这一目标画出蓝图、设定时间表,具体怎么去实现,都需要在实践中充实、更新和完善,这是推动“一次性危机治理”向“可持续治理”转化的基础环节。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吴晓林受访时指出,疫情防控所赋予人们的机会不该止于问责或者补救,更应该推动实质性进步。推进实质性进步就需要思考一些深层问题:比如国家治理的人性问题,央地关系问题以及国家与社会关系问题等。

资料图:人民大会堂。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有问题不可怕,关键的是我们能够从危机中学会什么、改进什么?我们从危机中所得的种种体悟,会给国家治理现代化创造什么量级、什么能级的促动?”吴晓林说,“这一切取决于我们的行动”。

吴晓林认为,“非常时期下的全国两会,相信可以从人民大会堂内听到相应的声音与布局。”

相较“体制”“机制”等宏观层面的判断与分析,从微观“应考”层面来看,有专家指出,两会期间相关领域的代表委员如何就应急管理、风险管理方面暴露出的不足和短板提出可操作性的议案、提案或建议,在当前环境下显得尤为紧迫。

如清华大学教授薛澜指出,风险管理的完整链条应该是捕捉传染性疾病信号后,进行科学研判,然后由地方政府和专业部门及早确定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包括在必要时候发出预警。只是,“这个链条在疫情发生后出了问题,风险研判缺乏机制性安排,风险预警亦未能有效实施”。

“今年的全国两会,能否在‘大考之下’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梳理出一条逻辑主线、列出隐性问题清单,及时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特别是身负全国人民重托的代表委员们能否通过履职,谋良策、出实招,为国家社会恢复正常状态后留下宝贵治理经验,成为新的治理动能,值得期待。”戴焰军说。(完)

两会要闻

图片新闻

直播更多>>

全媒体矩阵

专题首页 | 中国网首页

要闻

现场

聚焦

声音

全媒体

多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