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正文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代表委员寄语两会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21-03-04 07:15:09 责任编辑:李高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代表委员表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

记者 李心萍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也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主动选择,要准确把握、积极推进。”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委员认为,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对应不同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技术体系和关联方式,要求发展方式与时俱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挥劳动力等要素低成本优势,抓住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机遇,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形成“世界工厂”发展模式,推动经济高速增长,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依靠低要素成本形成的国际竞争优势减弱,再加上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变化,逆全球化趋势加剧,原先经济‘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难以持续。”刘伟委员说。

近年来,随着外部环境和我国发展所具有的要素禀赋的变化,我国经济已经在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转变,经常项目顺差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由2007年的9.9%降至现在的不到1%,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升。

“‘十四五’期间和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刘伟委员表示。

刘伟委员说,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着眼解决中长期问题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主动适应变化,攻坚克难,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促进经济循环畅通无阻

记者 韩鑫

“历史经验表明,我们面对一次次外部风险冲击最终都能化险为夷,靠的就是办好自己的事,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南京大学商学院经济学系主任杨德才委员认为,我国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大市场,这构成了抵御外部风险冲击的坚实基础。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是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打通堵点、预防断点,促进经济循环畅通无阻。

进入新发展阶段,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新发展格局。杨德才委员表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有效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挑战,就要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进而带动世界经济复苏,促进国际循环。

杨德才委员建议,从需求侧看,要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从供给侧看,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工艺创新、技术创新等方式不断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俞章法代表认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掌握经济发展主动权。中信重工将继续全面推进突破“卡脖子”工程、竞争力提升工程、智能化提升工程等五大工程,夯实制造基本功,在更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形成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

记者 王珂 宋豪新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对做好经济工作、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党委书记陈建华代表说,坚持扩大内需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本要求,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增进民生福祉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水平供需相互促进和动态平衡的重要支撑。

四川省工商联副主席梁伟委员认为,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消费规模持续扩大,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活力和创造力不断迸发,对全球市场的吸引力不断提升。同时也要看到,建设强大国内市场仍有短板。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必须把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作为着力点,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

陈建华代表说,扩大内需,建设强大国内市场,要以促进就业、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为抓手,稳定和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同时,以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为切入点,加快形成供需衔接、城乡一体、内外贸联通的国内大市场,“特别是深入推进城乡高效流通体系建设,促进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

梁伟委员说,当前,我国消费潜力仍然很大,要以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为重点,加快提高供给质量,实现消费提质扩容。成都市将围绕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不断适应消费升级和消费创新的新要求,以新消费为引领提升消费活力。

实行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记者 罗珊珊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变化的战略举措,也体现了我国互利共赢的开放发展理念。”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顾学明委员表示,近年来,我国大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为全球共同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

“‘十四五’时期,我们要加快形成开放合作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顾学明委员说,要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协同开放,促进中西部和内陆沿边地区开发开放,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集聚全球优质资源增量,使更多优质资源要素参与到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提升双循环的效率和水平。

“中国工业门类齐全、产业链完整、消费潜力巨大,已成为国际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工商联副主席、TCL董事长李东生代表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正在转向消费拉动和创新驱动,必须利用好大国经济纵深广阔的优势,进一步畅通国内大循环。但新发展格局决不是自我封闭、自给自足,国内的全球化企业也需要积极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合作,在国际分工与合作中建立竞争新优势。

李东生代表认为,开放合作的双循环,将为中国企业带来新机遇。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企业要加快打造全球产业链体系,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高质量发展。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记者 崔佳 常钦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升创新能力、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增强供给体系的韧性,实现经济在高水平上的动态平衡。”西部矿业集团党委书记张永利代表认为。

“构建新发展格局,要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打通经济循环堵点,使国内市场成为最终需求的主要来源。”重庆市渝中区委书记黄玉林代表说,近年来,渝中区抓住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的机遇,不断打造高质量文化旅游产品,形成红色文化游、山城风貌游等多个特色品牌,“渝中区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出发展的强劲动能,现代服务业占GDP比重达70%以上。”

“十三五”以来,我国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技术新业态蓬勃兴起,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高质量发展才能行稳致远。”张永利代表说,集团通过关停落后产能,引进先进生产工艺,发展生态旅游等新业态,连续5年实现高水平盈利。

张永利代表表示,下一步要加快推进产业和资源的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的经济优势,实现更有质量、更有规模、更高效益的发展。

“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黄玉林代表表示,接下来将继续积极拓展供给主体,集聚各类文创企业,把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区域竞争力,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培育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

记者 谷业凯 叶传增

“国内循环越顺畅,越能形成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引力场,越有利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月明代表认为。

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耕捷代表说,作为联通中国、老挝两国的重要基础设施,全长1000多公里的中老铁路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中国技术标准、中国设备应用于海外铁路建设项目,为老挝培养了一大批工程管理和技术人才,带动当地建材、电力、物流等产业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持续上升,同世界经济的联系会更加紧密,有利于培育合作竞争新优势。”王耕捷代表说。

构建新发展格局,将为我国产业发展创造更大空间和机遇。郑月明代表说,以新材料产业为例,光伏产业市场需求不断增长,联泓新科抢抓产业升级机遇,率先开发出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光伏胶膜料,打破了国外垄断,目前该产品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制造已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广阔的内需市场将继续激发源源不断的创新潜能。”郑月明代表说,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新材料产业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更好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在国际竞争中不断培育自身优势。

两会要闻

图片新闻更多>>

直播更多>>

全媒体矩阵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