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正文

政府工作报告点名“新市民”意味着什么?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1-03-06 20:35:30 责任编辑:苏向东

(两会观察)政府工作报告点名“新市民”意味着什么?

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 (记者 张素)“十四五”开局之年,“新市民”的诉求被传递到中国最高权力机关。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可谓给出“定心丸”。

“新市民”,最初指的是长期居住在城市并有相对固定工作的农民工,后来这一名词的指代范围逐渐扩大,成为原籍不在当地、因各种原因来到一个城市的各种群体的集合统称。

中国的“新市民”人口规模并无精准数字,常被引用的数据是现有约2亿人。更重要的是,怎样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使更多民众享有更高品质的城市生活,关乎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住房是人的刚需。现实中大城市房价高企,房屋租赁市场乱象时现,让一些“新市民”居大不易。

民所呼,如何应?政府工作报告点名“新市民”,并提出“切实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着力解决困难群体和新市民住房问题”,坚持“房住不炒”也被列入其中。有学者分析,政策信号明确,同时政策趋向目标精准、措施有力。

多位代表委员同时在为“新市民”安居发声。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首席执行官姚劲波建议建立以长租房为引领的住房租赁供给体系,“持续加大房源有效供给,并向新市民群体倾斜”。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张少康建议结合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多渠道筹集租赁住房房源。

安居,更要乐业。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陆铭指出,摆在部分“新市民”面前的另一难题是他们的子女不能在当地平等地接受公共教育。

资料图:房地产楼盘。<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p  align=

资料图:房地产楼盘。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对此,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更好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规划纲要草案亦明确,“加快城镇学校扩容增位,保障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教育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认为应将“就读率”的稳步提升作为衡量各地教育部门落实流动儿童入学情况的关键指标,他还建议鼓励社会组织参与解决流动儿童校外学习问题。

当然,要让“新市民”对城市产生归属感、幸福感,应该下、必须下的工夫还有不少。今年全国两会给出一些依循。

为推动“空巢青年”群体向“筑巢青年”群体转变,有代表委员建议,在尊重个体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身心健康能力服务和家庭建构实务能力服务,以期让他们感受到城市的温度。引起外界热议的“建议应届生身份保留延长”,其出发点也在于让“新市民”扎根时能有更多缓冲期。

迈入新发展阶段,无论“新市民”“老市民”,都能踏踏实实地为城市发展出一份力,方为正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