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3月7日讯 (记者 梁辰)“每年参加两会,当国歌响起来的时候,我会用手语跟大家一起‘唱’国歌。”全国政协委员邰丽华在接受中国网采访时说道。
让残疾人“唱”响心中的国歌
用手语“唱”国歌,是邰丽华已经坚持多年的习惯了。今年,她的坚守又增加了新的意义。2021年3月1日,由教育部、国家语委和中国残联共同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家通用手语方案》正式开始实施。这是首次以听力残疾人为主体,规范应用国家通过手语“唱”国歌,解决了听力残疾人多年来想“唱”国歌的愿望。
由于各地手语在表达上存在一定差异,以往手语版的国歌未形成一个统一规范的标准。2017年6月,中国聋协手语委员会受中国残联、国家手语和盲文中心的委托,启动了手语版国歌的研究和创作。大约一整年的时间,中国聋协手语委员会先后辗转于北京、上海、辽宁、河南等12个手语信息采集点,通过网络查询、视频访谈、集体会议等多种方式进行深入调研,共收集到32份国歌手语视频材料。
邰丽华还特别提到:“拍摄过程中除了手语,表情及情感的表达也很关键。我第一次拍摄的时候习惯性面带微笑地‘唱’,后来意识到这样少了一份庄重。唱国歌的过程包含着对祖国的爱和尊敬。想到祖国母亲的艰难历程,想到无数先辈用生命换来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我应该在坚强有力的旋律中带着心中对家国的情怀去‘演唱’。”
保障残障儿童受教育 有“量”更要有“质”
今年两会,邰丽华带来了《关于推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21-2025)>系统落实普通学校中的特殊需要学生‘一人一案’的相关建议》,希望残障儿童的教育不仅在“量”上有保障,更要有“质”的提升。
近年来,国务院对《残疾人教育条例》进行了修订,政府大幅度提高了教育投入,帮助很多残疾儿童融入普通学校。在校残障学生从2000年的37.76万人上升到2019年的近80万人。但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水平不平衡,一些偏远地方的残疾儿童接受特殊教育还存在一定的局限,需要大家更多的关注。同时,特殊教育还存在不完全、不完善的方面。“我们急需解决的是在新的提升教育计划中,对于特殊教育质量的提升。”邰丽华对记者说。
“所以这几年我更加关注残疾儿童受教育的质量,让残障学生能够做到真正‘随班就读’,而不是‘随班就坐’或‘随班混读’。《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即将出台,我呼吁和倡导普通学校要针对残障儿童的特性,制定更全面系统的措施,落实‘一人一案’,努力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既要重视残疾学生学习必要的文化知识,更要注重德、艺、体、美、劳多元发展,提升残疾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性。这也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教育要‘树德立人’的原则。”
坚持发展残疾人艺术 构筑心灵相通的桥梁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从战略和全局上作了规划和设计,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作为残疾人艺术团的团长,邰丽华认为:“我们是特殊艺术的‘播种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残疾兄弟姐妹们对于丰富的文化精神生活同样是非常有期待的。”
据邰丽华介绍,今年残疾人艺术团将围绕建党100周年、冬残奥会、残疾人文艺汇演等重大节点和重要项目开展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将工作重点向线上云演出和新媒体宣传转移,并一直在抓艺术创作。围绕建党100周年推出了“手语唱红歌,无声传经典”的主题宣传活动,每周会在抖音、快手、头条上推出经典歌曲的手语版,邰丽华携同学生已推出了四首歌。其中,手语歌《明天会更好》还参加了今年的春晚表演。她希望推广国家通用手语,让更多人真正了解手语的意义。
在疫情常态化后,艺术团还做好了随时恢复线下演出的准备,继续走进基层、走进高校公益项目,丰富广大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助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我们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创作和演出中言残疾兄弟姐妹不能言的,要有舍我其谁的精神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发挥特殊艺术对社会精神文明实践和建设至关重要的作用,不断增强残疾兄弟姐妹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推动社会文明达到新高度。”邰丽华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