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正文

中国发布丨全国政协委员徐晓兰: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实现"换道超车"

文章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21-03-10 14:13:54 作者:梁辰 责任编辑:张艳玲 魏婧 刘洪庆

中国网3月10日讯 (记者 梁辰)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徐晓兰带来了11个精心准备的提案,均与工业互联网发展相关。那么工业互联网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的意义何在?徐晓兰对中国网记者表示,搞好工业互联网,是我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实现“换道超车”中极为难得的机会。

全国政协委员徐晓兰(本人供图)

在工业革命的大潮中迎头赶上,把握先机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我国主要工业技术远远落后于西方。但在建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一代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方面,我国基本与西方处于同一起跑线。这让我们有机会实现‘换道超车’,以确保我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占有一席之地。”徐晓兰对记者说。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基础设施和新型应用模式,是推动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载体,对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在3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表示,今年将出台“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拓展5G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的建设。

从“十四五”规划可以看出,工业互联网建设被摆在了我国“新基建”中十分重要的位置。

徐晓兰表示,发展工业互联网意义重大,它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和关键支撑,也是我国产业体系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工业和经济各个领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工业互联网通过人、机、物的全面互联,对各类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分析并形成智能反馈,推动形成全新的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充分发挥制造装备、工艺和材料的潜能,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带动产业体系的全面转型升级。

“按照新发布的工业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到2023年,我国将建立较为完善的工业互联网标准化工作机制,基本形成统一、融合、开放的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完成60项以上关键标准研制,对于打通行业企业壁垒、实现产业生态的全局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徐晓兰总结道。

面对技术“卡脖子”难题,如何破局?

我国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加强科技创新,及早解决一批技术“卡脖子”的问题。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深入谋划推进“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改革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式。

徐晓兰认为,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确实也面临一些“卡脖子”问题,例如,在一些高性能工业芯片、高端工业软件、高端工控设备等方面就面临如何打破技术封锁的问题。就此徐晓兰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强化基础技术支撑,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加强工业互联网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工业机理模型、先进算法、数据资源的积累、突破与融合。二是要突破新型关键技术与产品,支持领先企业加快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发,加强融合产品及其解决方案的测试验证和商业化推广。三是要以新技术带动工业短板提升突破,打造智能网联装备,提升工业控制系统实时优化能力,加强工业软件模拟仿真与数据分析能力。”

“我国发展工业互联网形势紧迫,窗口期很短。在这一领域,我国虽然拥有部分优势,但是依然存在核心技术、标准体系、产品成熟度落后于人的现实困难。因此,我国必须以高度的紧迫感补短板、锻长板,提升产业基础。”徐晓兰说道。

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科技创新成果不凡。从“天问”探索到“北斗”组网,从“嫦娥”奔月到万米深潜,新装备、新纪录层出不穷,一项项前沿科技成果令世界瞩目。徐晓兰认为,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的新起点上,要充分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将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做好整体的策划,并加快融合试点,推动工业互联网行业向纵深拓展,助力实体经济做优做强。

两会要闻

图片新闻更多>>

直播更多>>

全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