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正文

全国政协委员王义军:建立未成年人打赏款项的追回机制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杂志 发布时间:2022-03-07 10:37:49 作者:宋泽宇 责任编辑:李金秋

@整理/本刊记者 宋泽宇

近年来,伴随网络直播平台的兴起和一度无序发展,未成年人网络打赏现象颇受社会关注。高额打赏引发的纠纷案件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带来经济损失,甚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怎样防范未成年人网络高额打赏?《中国青年》杂志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党委书记王义军。

王义军委员表示,研究发现,未成年人陷入高额打赏乱象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缺少父母的陪伴与交流。家庭关爱不够,孩子长期与手机、电脑为伴,在从众心理、猎奇心理驱使下,通过高额打赏满足存在感和虚荣心。

二是网络直播平台未尽到主体责任。一些平台缺乏智能识别打赏人身份的功能,未成年人只需知晓父母的支付密码,就能轻易购买礼物为主播打赏;还有的平台利欲熏心,纵容网络主播引诱教唆未成年人打赏。

三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缺位。家长忽略对子女金钱观、消费观的教育,未成年人在打赏时考虑不到父母劳动不易。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少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欠缺对学生网络素养的教育。

四是立法不够完善、监管不到位。2020年5月起,国家陆续出台规制直播平台打赏行为的规范性文件,取得了一定的治理效果,但仍然存在有效监管缺失、违法成本较低、行业执行标准滞后等问题。

为了更好限制和杜绝未成年人在网络平台高额打赏,保护未成年人及其家庭免受权益侵害,王义军委员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应督促网络平台加大自律自控力度。

一是网络平台严格登录管理。在登录实名制的同时,还应采取诸如短信提醒、不定时视频认证等举措,更加准确地识别未成年人身份。

二是设置打赏金额上限,建立打赏“金额和次数”提醒机制,设置主播准入制度和定期考核制度,对于有严重违规言行或屡教不改的主播应立即注销其账号,并列入黑名单。

三是建立未成年人打赏款项的追回机制。设置打赏冷静期,如24小时内可以申请撤销打赏金额和大额礼物;一旦发现未成年人巨额打赏事件,网络平台要启动应急处置机制,配合家长及时追回款项。

其次,应推动家庭、学校和社会加大监护、教育与监督力度。

一是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指导家长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对子女的陪伴和情感交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以身作则并合理控制子女上网时间、监督上网内容;加强金钱观和消费观教育,合理控制零花钱,建设朴素家风。

二是推动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增强其对网络直播与短视频等新生事物的认知,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设立心理咨询室,对部分沉迷网络打赏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加强班主任日常工作,及时发现并制止高额打赏行为,阐释危害性,让学生引以为戒。

三是引导社会公众和媒体运用好监督举报机制。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构和专业社会组织及时跟进,帮助抚慰未成年人受骗和自责的心理,协助有关部门追讨打赏款项,避免未成年人及其家庭遭受二次伤害。

第三,应完善网络保护相关立法,加强监管力度。

一是尽快出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细化相关规定,并理顺与其他法律法规的关系。注重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提升与未成年人网络打赏相关立法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是明确相关监管主体职责,通过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加大对违规网络平台及主播的打击力度,督促平台完善黑名单制度,加强对直播间的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并依法处理,构建“政府+行业+平台+用户”多元化监管共治模式。

三是严格落实与未成年人网络打赏相关的规范性文件,使外部监管与直播平台自律自控相结合。对于网络服务者未尽到审核义务或未采取防沉迷措施,主播违规制作、发布、传播违法信息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严加处罚;对于引诱未成年人打赏的主播及平台,责令其返还打赏款项,并视情节轻重予以制裁。

两会要闻

图片新闻更多>>

直播更多>>

全媒看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