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3月7日讯 “共同富裕”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热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其列入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明确“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靠共同奋斗,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实现共同富裕的首要问题是什么?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释放了哪些关于“共同富裕”的新信号?对此,中国网记者专访了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民进中央常委、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何勤。
蔡继明认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首要问题。他指出,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56倍,其中财产收入差距高达11倍。农业劳动生产力相对低、农民获取财产收入和抵押融资的渠道狭窄,是造成农民相对收入低以及农村相对贫困人口多的主要原因。
“农业劳动生产力低主要由于我国户均土地经营规模过小。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农村经营耕地10亩以下的农户约2.1亿,户均经营规模仅7.46亩,如此狭小的土地经营规模难以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此外,没有用益物权和抵押物权的宅基地也堵塞了农民获取财产收入和抵押融资的渠道。”蔡继明分析。
如何从根本上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对此,蔡继明认为,要通过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用工业化引领农业现代化,用城市化消除农村贫困化,用减少农民来富裕农民,在大幅度减少小农户数量的同时,大幅度提高户均土地经营规模。同时,赋予农民宅基地完整的用益物权和抵押物权,拓宽农民获取财产收入的渠道,形成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
谈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共同富裕”的新信号,何勤认为主要包括就业优先政策提质加力、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共同富裕鼓励个人和家庭一起参与做大蛋糕,首当其冲的是就业。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不搞大锅饭,不鼓励‘躺平’和‘佛系’,提倡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因此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追求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来源于参与劳动力市场的就业。”何勤说。
何勤分析,政府工作报告将“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说明“扩大内需”已从中短期的宏观调控概念扩展到了中长期发展战略。相较于宏观调控语境下的扩大内需,扩大内需战略的着眼点更高,贯穿的时间线更长,这一战略对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中的推动需求侧发力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何勤认为,为保持国内生产总值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步增长,我国将继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居民收入份额和劳动报酬份额,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各种收入差距。
“推进共同富裕必将在就业、住房、教育、医疗、收入、养老等方面深刻影响个人和家庭。大家要正确认识共同富裕,把握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信号,瞄准新兴行业和新职业带来的新机遇,抓住数字经济红利,把握乡村振兴机遇,用好创新创业政策,借助自身优势开辟新事业,提高收入,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何勤说。
《来自两会的视频邀请》|中国网出品
总监制:杨新华
监制:蔡晓娟
编导/视频:魏婧 吴闻达
策划/记者:刘佳
文字:董小迪
剪辑:赵超
包装:周海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