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3月8日讯 自去年下半年我国部署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以来,“双减”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教育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已超九成。
“双减”下一步该往哪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释放了哪些关于“双减”的新信号?如何理解“双减”的疗效?对此,中国网记者专访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副会长储朝晖,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重庆市谢家湾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重庆市谢家湾学校校长刘希娅。
储朝晖认为,“双减”中有关校外培训的问题已得到解决,今年,“双减”的主要方向应转向学校效能的提升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换,让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
在他看来,校内减负的难度远高于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对学生单一的评价标准和学校之间在质量、效能、教育教学资源等方面存在的不均衡,是造成校内减负长期没有明显效果的深层原因。
“单一的评价标准意味着学生要按同一个标准排队,想排到前面就要想办法提高分数。”储朝晖认为,用考试分数评价学生的方式是相对落后的,也是造成学生负担的关键。
“虽然我国发布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要综合方案、增值评价、过程评价,但从整体上看,依然没有有效利用增值评价、使用过程评价,我国现行的评价方式依然不是综合评价。”储朝晖说。
刘希娅对此也有相似的看法:“我希望未来评价机制能进一步完善,让家长看到不去补习班、不刷题、不机械训练,一样可以给孩子带来好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以此引领家长走向更加科学的育儿之道,引导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更加尊重孩子们的成长规律。”
“至于教育均衡的问题,我觉得起点还是要把义务教育的权利平等,即不管在城里还是在乡下,每个孩子都有平等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储朝晖注意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被纳入了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
如何实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要求?对此,储朝晖认为,首先要正确理解“城乡一体化”。他指出,部分地方将城乡一体化理解成了乡下没学校就到城里来上,导致这些地方把教育资源的补助放在城里,实行的是以城市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城乡一体化。
“在义务教育的资源配置上,城乡一体化不应存在重点与非重点区域,大家都是平等均衡的。真正的城乡一体化,要以居民的居住地来衡量,老百姓住在什么地方,就应该就近提供义务教育的条件,让老百姓感到在家就能获得优质的义务教育。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储朝晖强调。
此外,储朝晖还强调,各地一定要明确,“优质均衡”就是起点要高,把品质都是优的教育提供给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而不是开不同等级的学校。
谈及“双减”的疗效,刘希娅认为,“双减”对促进教育公平起了很大作用。过去家长把精力都投到校外补习班中,这其中存在很多不公平因素。“双减”给家长带来了安全感,让他们回归理性,回归学校、家庭来教育好孩子,有利于公平的推进。
“此外,从校内角度看,‘双减’实际是要促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虽然学生的作业和负担要减少,但社会对学校育人质量的要求并没有降低。这会让学校更多地立足于孩子的立场去研究教育教学,提质增效。”在刘希娅看来,“双减”给家长、老师带来了全方位的思考和改变,她相信随着相关评价体系的调整和完善,“双减”将更深层次地促进校内教育的公平。
《来自两会的视频邀请》|中国网出品
总监制:杨新华
监制:蔡晓娟
编导/视频:魏婧 吴闻达
策划/记者:刘佳
文字:董小迪
剪辑:赵超
包装:周海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