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3月9日讯(记者李智)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航空工业党组书记、董事长谭瑞松提交了一份关于建立军工企业资产调整平台的提案,从行业管理、政策机制上着手解决军工资产市场、能力和资产流动性等问题,推进“大军工”和“全社会”两个市场的双循环,支撑各军工央企产业优化轻装前进,保障装备科研生产的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在深化军工央企改革中,有效盘活和处置存量资产、提升资产运用质量和效益至关重要,能够为军工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作为中央企业中是比较特殊的群体,军工央企一方面肩负推进国防军队装备现代化的使命,另一方面承担国民经济建设的任务。在经历了“瘦身健体、提质增效”系列改革和近年实施的“两非”剥离处置和“再压减”等工作后,谭瑞松深刻感受到军工央企盘活存量资产,处置非主业、非优势企业及业务(“两非”)和低效、无效资产(“两资”)存在一些问题,提升空间较大。
他认为,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场,军工央企调整资产(主要是“两非”、“两资”或不良资产)的市场机制尚未建立,供需信息相对封闭;二是能力,军工央企资产盘活与处置的力量普遍不足;三是流动性,军工资产的流动性存在机制性缺陷,造成存量重(无效资产金额大、数量多)、处置难。
对此, 谭瑞松认为,深化军工央企改革,有效盘活和处置存量资产,提升资产运用质量和效益至关重要。解决这些问题,将有利于军工央企释放更多存量资产的市场价值,加快迈向世界一流企业。
近年来,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中唯一的军工央企,航空工业集团积极实践支撑军工主业发展的资产管理体制机制与模式创新,积极探索“开放、共享、协同”的大军工资产调整新的机制和模式,其资产调整基金、资产接收处置平台、产权交易服务平台以及产业投资基金相对健全、成熟,有众多成功案例。谭瑞松表示,依托航空工业集团建立资产调整平台,更加有力促进军工央企整体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