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讯(记者 王静)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支持长江全流域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方案》等制度文件,明确“为什么补、谁补偿谁”等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武汉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杨智连续多年关注长江,常有思考——长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依然处在探索阶段,“补偿多少、怎么补偿”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细化。
“比如,长江全流域补偿机制不够完善;补偿标准多以水质指标为主,对水量、生物多样性、水生态价值等因素考虑较少;补偿方式更多是货币补偿,对口协作、产业转移、共建园区等方式还不够;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资金,缺乏金融支持与社会资金投入等问题仍然需要我们着手去解决。”杨智向记者介绍。
为此,杨智建议:
加强长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统筹设计。以搭建横向生态补偿大数据平台,促进长江全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调统一和资源共享共治。尽快出台《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条例》,细化规范《长江保护法》中规定的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的内容。鼓励地方结合本地实际,对长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进行立法。
推进长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实现全覆盖。将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情况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指标体系,将考核结果与申报国家和省级环保专项资金挂钩,推动长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落实落地。
完善长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标准。充分考虑多种因素,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补偿标准。以流域空间为单元进行核算,既涵盖水质水量等基本内容,也将其他环境要素在流域生态保护中所发挥的功能予以考量,并统筹各项环境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对流域整体空间进行生态保护补偿。
拓展长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方式。探索产业补偿,采用“产业链共建”“园区共建”等模式,帮助上游地区积极发展绿色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的现代化、集约化、绿色化、数字化转型;进行技术补偿,帮助上游地区建立离岸孵化器、离岸研发基地等,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等方式,提升上游地区的技术水平;进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补偿,帮助建立“流域生态银行”,对碎片化生态资源进行集中收储和整合优化,打通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的渠道。
实现长江流域横向补偿资金来源多元化。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方式创设专为上游地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绿色创业投资基金。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和生态资源权益交易市场等探索建立排污权、碳排放权、用水权、用能权、用地权、林草权、矿业权等市场交易机制,不断完善市场交易型生态保护补偿方式。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京ICP证040089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