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3月8日讯 当前全球科技竞争不断加剧,关键技术领域科技成果的自主化、产业化对防范化解断链脱钩风险、增强本土产业链韧性意义重大,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创新活动虽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一些创新成果的应用推广仍存在困难。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胜利油田采油工技能大师,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采油管理八区注采804站采油工赵琢萍建议,国家出台全方位、多层次的政策组合,打造有机协同的政策支持体系,推进关键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主任技师赵琢萍 受访者提供
赵琢萍认为,长期以来,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难的问题未得到系统性解决,“不愿用”“不敢用”“不好用”的现象时有发生。供给上存在产品质量不稳定、品牌认知和客户黏度低等问题;应用上初创科技成果缺乏应用场景,国产替代产品面临歧视、风险担忧及替换成本高;产业协同方面信息不对称,研发过程产业化意识不足、标准缺失;政策不够系统,需求侧和市场引导政策不足,配套措施和操作细则不完善,严重影响我国自主研发重大科技成果的市场化应用。
对此,赵琢萍建议,一是要发挥国企主体作用。国有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利用其产业链带动力和资源调动力,促进需求拉动技术、技术驱动需求,开展应用场景创新、产品认证认可,提高技术水平、加强品牌建设,提高行业整体竞争能力。二是相关部委配套专项方案。相关部委应部署专项行动和示范工程,建立产业链上下游交流机制,搭建科技成果应用公共服务平台,支持龙头企业建设设施齐全、水平一流的中试平台,鼓励企业将技术研发与标准研制共同推进,充分发挥专项基金作用,推动政策更好落地。三是构建起政策支持体系。构建从顶层到实践的高度协同的政策体系,出台顶层指导性政策,配套建立成果管理、成果赋权改革、成果评价、容错纠错机制等专项政策,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供系统、权威、可操作的政策依据,打好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与政策支持的“组合拳”,形成合力。(孙玥)
【责任编辑:张静】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京ICP证040089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