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3月8日讯 (记者孙晓彤)让人民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安,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牵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完善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这为今年住房政策的制定定下了主基调。全国人大代表们纷纷建言,要为青年人提供住房保障,其中包括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住房的多样化、多元化需求。这些建议不仅彰显着政策的温度,也让青年人的宜居梦有了着落。
大学在校生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
“Z世代”崇尚灵活住房观
租房是大部分新市民、青年人开启城市生活的“第一站”。他们认为,相比买房来说,租房更加灵活、省心,生活的多样性和自由度也更高。
中国网记者在街采过程中发现,有越来越多年轻人认为租房是更为明智的选择,“买房才能有安全感”的传统观念正在发生改变。一名在读研究生告诉中国网记者:“租房让我感到更自由,隔一段时间换一个地方生活,也能换一种心情。”但对于已有伴侣的男性青年受访者而言,买房依旧是刚需。一名刚刚工作的男性青年受访者说:“有了房子才能给女生一个更好的保障。”在采访中,青年人期待作为“新市民”能够享受更多购房或租房补贴,并对保障性住房和青年公寓有所期待。准备换房的小刘对记者说:“房子是租来的,可是生活是自己的,心安才是家。”
大学在校生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
“助力青年人圆梦安居”成两会高频词
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每一代青年与城市在“双向奔赴”中共同成长。近年来,我国持续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进入新时代,我国住房供应规模持续增加。根据“七普”数据显示,我国城市、镇、乡村家庭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达到36.52平方米、42.29平方米、46.80平方米,比“六普”时分别增加7.4平方米、10.3平方米、15.1平方米。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6000多万套,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1.5亿多群众喜圆安居梦。
在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住房”也作为重点民生内容被多次划重点——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4次提及“住房”,要求继续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探索新的发展模式。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
中国网记者刘佳在现场进行采访。
对于青年人关注的住房问题,多位全国人大代表也纷纷建言。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政协副主席严可仕建议由住建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牵头,专题组织调查研究,制定出台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税收及贷款利率优惠政策。同时,针对已购买或已租住保障性住房的家庭,指导各地出台住房调换政策,支持因生育产生的住房改善性需求。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董事长兼CEO姚劲波表示,应确保购房者和租房者享受同等的权利,逐渐推进租赁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证租房的弱势群体在合同范围内合理使用和占有住房的权利,以及其他相关服务和权益,特别是承租人在享受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等方面。此外,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院长刘志让建议,要统筹考虑企业自身资源、后续发展规划和政府配套等具体措施,支持大型国有高科技企业建设青年人才公寓和人才保障性住房,为企业发展创新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代表建言:完备多元化租赁、住房供应体系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和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完善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建设领域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随着住房保障工作加快推进,越来越多的新市民、青年人住进了保障房,在城市里安心工作,舒心生活,实现梦想。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五八公司总裁兼CEO姚劲波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多位全国人大代表也聚焦这一民生议题,解“忧居”之虑、回“优居”之盼,围绕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租住痛点,提出建议。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董事长兼CEO姚劲波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的住房体系呈现出双轨制格局,具体落实层面则是以“三大工程”为实施重点。姚劲波预计,2024年一线城市的限购门槛将有所降低,核心二线城市有望全面取消限购。姚劲波说,大学毕业生群体刚刚走出校门,要在租房和买房之间进行选择。面对众多不确定因素,租房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就企业作为而言,姚劲波表示,目前,58同城已经把一些初级岗位和新业务从“北上广深”等超一线城市向新一线城市转移,比如长沙、天津等,这也间接地帮助年轻人更好实现安居梦。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湘绣研究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成新湘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
近年来,很多有责任心的企业通过模式创新和合作共建,深化服务链条,提升各类人群的租住体验,让租来的房子更有温度。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湘绣研究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成新湘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家国有企业,为了让年轻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上更有归属感,他们向政府申请了公租房。同时,国家在人才培养上也给予了更多政策倾斜,以实实在在的福利和优惠,助力湘绣传承人在湖南安居乐业,与城市一起发光发彩。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教授黄勇平指出,应该关心好各个行业的青年人才,推出专门政策,让普惠的阳光照耀到更多人。黄勇平还特别提到“地铁上盖”创造出新公寓的可能性,他希望有更多途径共同助力青年安居。“地铁上盖”是以地铁为核心,在其上部空间建设地铁配套设施,进行商业、办公、住宅等多层次开发建设。他认为,这样的做法对青年人具有吸引力,也因此建议各方联动进行相关调研,朝着“地铁之上”的空间再做一点加法。
总监制:薛立胜
监制:蔡晓娟 赵萱 刘鹏飞
总策划:王月博
策划:刘佳 王岳
视觉:陶一辉
文案:韩雅洁 孙晓彤
拍摄:孙超
后期:贾红亮
包装:刘佃水
【责任编辑:孙晓彤】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京ICP证040089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