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3月9日讯(记者 刘佳)“新质生产力”首次被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并位列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之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是核心,对此,教育将如何发力?在今天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作出正面回应:加强基础教育阶段与高等教育阶段的有效衔接,进一步构建学段衔接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体系。
怀进鹏介绍,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教育阶段,去年年底毛入学率超过了60%,规模已经居世界第一,量的短板基本补齐。但仍需在拔尖创新人才、人才的自主培养能力上发力,这才是满足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对人才需求的关键一招。教育部将从发现、选拔、培养和评价全过程来推进。在不同学段中实现全过程的人才培养,加强基础教育阶段与高等教育阶段的有效衔接,进一步构建学段衔接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体系。
教育部将积极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将科技发展趋势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来优化设置学科专业。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中,将推动高校分类特色发展,建立分类评价机制,分类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是应对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普及教育的必然要求。教育部将鼓励高校围绕国家经济社会急需的人才,在基础研究、工程技术等方面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对高校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在学术生涯起步阶段就开始长周期、高强度、稳定支持,允许试错、宽容失败,让青年人才敢坐冷板凳、敢闯无人区,产生重要的原创性、颠覆性成果。
编审:张艳玲 蔡晓娟
【责任编辑:吴疆】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京ICP证040089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