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成都闭幕。会议期间,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代理省长尹力向大会作该省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四川将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鼓励企业参与境外铁路、水电、港口等开发建设。”
为“深化对外合作开放”,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还将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纳入了“十三五”时期的重点工作。
实际上,不少川企、从四川发展起来的知名企业已率先走出去并修炼出了“国际范儿”。
“实践证明,大胆走出国门,加强国际履约能力,用实力和口碑说话才能站稳国际脚跟,塑造国际品牌。”中国电建水电七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电七局)总经理申茂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植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布局,水电七局作为传统电力能源建设企业走出国门的代表,在海外的项目达33个,涉及亚洲、欧洲、非洲、拉美的墨西哥、马其顿、巴基斯坦、苏丹、马来西亚等10个国家。
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省商务厅厅长谢开华近日对外透露的一组数据:去年,四川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占比达26.9%;来源于沿线国家的合同外资增2倍;在沿线国家对外工程承包营业额占全省总额超6成,对外投资增长近3倍。
接下来,四川将启动“千企行丝路”活动。谢开华说,四川将“重点鼓励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服装纺织、建材装饰等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合作,支持油气、电站、路桥、通讯等行业开展对外工程承包。”
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也使得中国老牌制造企业夹江水工机械有限公司在海外市场的拓展迎来快速发展时期。据介绍,2015年上半年,夹江水工成功签约国际制造合同3.2亿,出口产品扩大到了38个国家,部分产品出口到了加拿大、智利、科特迪瓦、墨西哥等国家,国际销售占比超过70%。
“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需要付出的努力太多,光学习‘国际标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夹江水工总经理徐绍波告诉记者,以前公司更多的是利用当地的地域和劳务优势来发展。而从2015年9月份开始,就开始和当地的国有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我们输出管理、技术,还在当地单独建厂,不仅能为当地带去税收,还能可以辐射到包含老挝、越南等东南亚市场。”
记者注意到,此次四川“两会”期间,民建四川省委的联合提案关注了四川省参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相关问题。
提案中提到,四川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提案建议,在推动四川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要着眼于化解产能过剩与发挥比较优势,采取与沿线国家或者地区(以中亚、南亚为主)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模式,加快四川装备制造、钢铁、建材、水泥、化工、机械行业“走出去”,带动沿线国家或者地区以基础设施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共建从传统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
然而,对企业而言,“走出去”就要长期扎根,首先需做到“入乡随俗”。水电七局国际工程公司总经理白永生用巴基斯坦举例道,适应当地文化是工作开展的必备条件。“现在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逐渐消失,我们在项目所在国的用工比例是1:4,在巴基斯坦渠道群项目中,1亿美元的项目,只有8个中方人员,其余全部是当地雇员。”
然而,中国企业“走出去”仍然面临获取信息难、市场风险高、民事纠纷频繁三大难题。
“修炼出了‘国际范儿’要注意高端营销,与业主和政府建立良好关系,用优质工程征服国外市场,绝不恶性竞争。”申茂夏说:“最终我们建筑企业的定位是劳动密集型转为技术管理型,输出的是技术和管理,这也是建筑企业以后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