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抒祥:建碳排放交易机制 推西南清洁能源优化配置

文章来源: 四川新闻网 发布时间: 2016-03-08 责任编辑: 申罡
+|-

王抒祥接受媒体采访。

    本期嘉宾: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济师、西南分部主任、党组书记 王抒祥

    绿色发展理念之下,国人对生态文明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济师、西南分部主任、党组书记王抒祥带来了一份关于建立碳排放交易机制助推西南清洁能源全国优化配置的提案。

    如何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王抒祥建议:加快建立碳排放交易机制,强制约束高能耗企业使用清洁能源,对于使用传统化石能源的企业,缴纳碳排放税,以此控制东中部地区能耗总量,减少东中部地区煤炭利用,将能源需求转化为消纳西南清洁能源,推动节能减排。

    “我国能源资源与生产力逆向分布,80%以上的煤炭、水能、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本地难以消纳;70%以上的电力消费集中在东中部地区,采取煤电就地平衡的能源配置方式,东中部地区雾霾污染日益加剧,环境不堪重负。坚持绿色发展,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能源供应需求,已成为国家战略。”在接受四川新闻网记者采访时,王抒祥介绍说,西南水电资源(不含云南)约占全国一半以上,尚未开发量占全国未开发量的70%以上,在我国能源供应体系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王抒祥表示,转变能源发展方式,通过清洁替代,提高用能效率,减少排放,促进国家低碳绿色发展,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西南水电开发已经做了大量前期工作,具备加快开发的基础和条件。但经济下行压力大,区内市场空间有限,用电需求增长放缓,区外市场对于促进西南清洁能源消纳日益重要。但目前东中部地区对清洁能源消纳积极性不高,缺乏外部约束,亟需建立碳排放交易机制,推动控制东部煤炭利用,转而接收消纳西南清洁能源,优化清洁能源配置,促进清洁能源发展。”王抒祥介绍说。

    王抒祥介绍说,西南是国家确定的五大综合能源基地之一,四川和西藏清洁水电开发潜力巨大,主要集中在“五江一河”(金沙江、雅砻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大渡河),总量约占全国一半以上(理论蕴藏量超过3.6亿千瓦,技术可开发容量超过2.6亿千瓦),尚未开发水电占全国70%以上(四川开发6900万千瓦,刚过50%;西藏开发率不足1%),在我国能源供应体系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川藏水电开发已经做了大量前期工作,具备加快开发的基础和条件。

    “国家电网公司积极研究中国能源互联网构建方案,提出‘十三五’建设东、西部电网,西部电网由西南电网和西北电网互联形成,将成为国家‘西电东送’战略的强大送端,向覆盖东中部地区的东部电网持续大规模输送清洁能源。”王抒祥表示,按照规划,西南电网将构建覆盖川渝藏的西南特高压同步电网,围绕四川、重庆负荷中心,建设巴塘-雅安-重庆-绵阳-德格-巴塘、雅安-绵阳特高压交流工程,通过巴塘-左贡、德格-昌都延伸至西藏,形成特高压交流双环网;川渝电网与华中东四省用直流隔开,建设渝鄂直流背靠背互联工程,国家电网形成西北、西南、东北和“三华”(华北、华中、华东)四个同步电网;建设19回特高压直流,实现藏电、疆电入川渝,川藏水电送华中。四川水电通过7回直流外送。川渝通过3回直流接受新疆电力。西藏水电通过9回直流外送;推进西藏全区联网,建设拉萨-林芝-芒康500千伏联网工程,藏中电网与昌都电网联网,长远实现藏中电网、昌都电网、阿里电网互联。

    王抒祥表示,西南电网的构建将大力推动川藏水电开发,预计四川水电2020年、2025年装机分别达到1.05亿、1.4亿千瓦,基本开发完毕;西藏水电2020年、2025年、2035年装机分别达到1942万、4070万、1.16亿千瓦。

    王抒祥说,东中部地区人口多、经济发达、GDP总量大,即使考虑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仍将是我国的负荷中心。预计到2020年东中部需要新增区外来电2.0亿千瓦,同时受环境制约,东中部地区不能再新建燃煤电厂,即使采用“近零排放”技术仍面临机组造价上升、煤质不符合要求、碳排放无法解决等问题,还会造成污染加剧、电价上涨、重复建设和投资浪费。现有燃煤电厂也应减少发电或逐步停运,必须增大区外受电规模。

    在王抒祥看来,川藏水电全部开发后,扣除两地当地用电,若能实现清洁能源优化配置,每年可向东中部送电超过6000亿千瓦时,替代燃煤2.5亿吨,减排二氧化碳4.7亿吨、二氧化硫117万吨、氮氧化物120万吨,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比2012年分别减少11%和9.4%。

    王抒祥表示,目前,与国外相比,我国促进清洁能源消纳的市场化机制已经滞后,仅局部地区开展了风火发电权交易、辅助服务交易等试点。东中部地区仍在增加火电机组,西南清洁能源消纳缺乏外部有效制约,弃水形势严峻。由此,王抒祥建议:加快建立碳排放交易机制,强制约束高能耗企业使用清洁能源,对于使用传统化石能源的企业,缴纳碳排放税,以此控制东中部地区能耗总量,减少东中部地区煤炭利用,将能源需求转化为消纳西南清洁能源,推动节能减排。

分享到:
0